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苏俄在线阅读 - 第260章 臭味相投

第260章 臭味相投

    马林科夫同志的这项提议,显然是计划推动组建一个专门搞计算机技术研发的部门,且不说他的这个提议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在维克托看来,这个想法是很有见地的。

    作为一名重生者,前世的经历已经明确告诉了维克托,在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与一个国家来说将会变得何等重要。

    在未来的中国,芯片技术的落后,是整个国家在科技层面上受制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芯片技术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分支。

    如今,作为一名重生者,维克托在联盟已经有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他当然希望战后的苏联,能够在某些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保持着对美国的优势。

    核武技术、火箭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等等,在这诸多的领域,联盟都应该有超前的发展计划。

    联盟与美国在体制上有着太多的不同,在美国,技术的演进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私人资本的推动,这是一个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劣势。按照这种科技演进的推动方式,很多需要大资金投入,同时,利润回报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就很难得到及时的推动。

    而苏联因为体制的缘故,在科学技术的演进上,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按照苏联目前的工作方式,一般就是计划委员会在制订五年的时候,将某些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工作纳入国家计划,然后由相关的部门拨付资金,从科学院抽调相应的科研专家,集中力量搞技术突破。

    与美国的模式相比,苏联的这种方式有优点,同时也免不了有缺点。

    优点是,在国家动员的层面上,各种受到重视的科技研发工作,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撑,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亦或是资金,都不是问题,这就是所为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缺点是,由于国家对新兴科技的认识需要时间,所以,各种科技研发上的立项工作,往往存在滞后性,至少对新兴科技的嗅觉没有私人企业那么灵敏。

    作为一名有了野心的对外情报局负责人,维克托当然希望联盟能够在各种不同门类的科技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只有那样,对外情报局的工作成绩才更容易凸显出来。

    而且,还是那句话,有着前世的记忆,使得他在这方面有着常人难及的特别优势,他知道未来有哪门技术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知道相关的技术研发机构是什么。

    以一种未雨绸缪的方式,提前做间谍网络的布局,当然要比没头没脑的瞎碰,或是事到临头再临时抱佛脚要具备更多的优势,更高的效率。

    说句老实话,在如今联盟的领导层中,真正对科技工作感兴趣,或者说是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的人,似乎就只有眼前这位马林科夫同志了,从这一点上说,维克托觉得自己与他倒是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我支持您的意见,”在经过了短暂的犹豫之后,维克托迎着马林科夫同志的目光,点头说道,“我认为,计算机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它的作用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逻辑计算,甚至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数据计算,它的应用领域应该更加的广泛。所以,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个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听了他这一番话,一旁的弗廖罗夫与库尔恰托夫都显得有些惊讶,尽管维克托这番话说的很宽泛,体现不出什么专业性的东西来,但他能对计算机技术如此重视,本身就足够难能可贵了。

    无须讳言,在类似库尔恰托夫他们这样的科学家们眼里,维克托这样的情报头子只能算作是官僚,既然是官僚,又怎么会对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有太多的了解?当然,除非是专门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而现如今呢,维克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能够对计算机这种全新的技术给予这么高的重视,至少说明他是在这方面做了一定工作的,而能在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投入一定精力的官僚,本身就很少见了。

    马林科夫同志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实际上他对维克托的观感一直都很不错,尽管这个人很年轻,但是在工作上一直都表现的很出色。

    作为目前主要负责科技情报鉴定工作的领导人,马林科夫同志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频频约见科学院的各方面专家,并就维克托所提交的那些情报工作清单,咨询过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

    包括青霉素制药在内的各个情报获取项目,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不仅如此,专家们甚至对对外情报局方面能够对这些领域的前沿技术给予重视,表示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在有些领域的研究项目上,他们也是通过那些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才了解到的,而对外情报局方面竟然能重视到这些研究,难不成那些搞情报工作的人,也开始广泛搜集各领域的前沿论文了?

    如果说仅仅是将这些不同领域的科技研究项目列入了情报清单,那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对外情报局方面很快就展开了部署,而且拿出了一部分成果,比如说青霉素的提纯以及工业化生产技术,再比如说计算机的样机获取工作。

    在马林科夫同志的印象中,过去的对外情报局可没有这么高效,当然,视野也没有这么宽泛,这一切的改变,似乎都是在维克托出任对外情报局负责人之后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都是这样,在缺乏接触和了解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而仅仅凭借着包括年龄、外貌等特征去评判一个人的话,总是难免会出现错漏的。

    马林科夫同志对维克托的了解就是这样,过去,他并不怎么重视维克托这个人,只是认为他太年轻,同时,在所负责的工作上,也占了太大的分量。

    而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之后,他对维克托的观感便深入了许多,他是真的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面对维克托的答复,马林科夫同志点点头,接下来却没有再说什么。

    要设立一个专门搞计算技术研发的部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尽管马林科夫同志现在是书记处书记、组织委员,甚至有确定的消息证明,本月月底,他便会正式加入政治局,成为政治局委员之一,但类似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他真的要去推动这件事的话,难度肯定不会太大。

    几个人正在走廊尽头说着话,一名面容消瘦、穿着工作服的中年人,从地下室的阶梯处走上来。

    中年人戴着一副破了半边镜片的圆框眼睛,浑身是汗,他走上阶梯,站到众人面前的时候,表情非常的局促。

    “怎么样了?”库尔恰托夫率先开口问道。

    “遇到些问题,”中年人的汗水都顺着眼镜框往下滴,他忐忑不安的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组装,不过在尝试试运行的时候,遇到了电压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部件被融坏,我们只能把试运行的工作暂停下来。”

    果然还是在电力上出了问题。

    维克托知道ABC计算机有多大,数千个晶体管弄在一块,光是机柜就挡住了几乎半面墙,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电阻,运行起来的时候,它怎么可能不吃电?

    美国人为什么没有对这台计算机给与太高的重视?不就是因为它的耗电量太大嘛,就因为它超高的耗电量,设计者阿塔纳索夫才会认为它不实用,所以连个专利都没有申请。

    但马林科夫同志的思路显然是正确的,这东西不能仅仅用当下的耗能来评估,这是一种技术,它的宝贵之处在于,这种设备的出现,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门,它的结构原理是不存在问题的,现在,苏联的科学人员所要做的,就是在这台机器的基础上,最技术的更新和延展,最终弄出更实用,科技含量更高,应用领域更广泛的设备。

    面对中年人提出来的问题,马林科夫同志皱了皱眉,他扭头看了看万尼科夫,说道:“做一下工作上的调整吧,另外定一个时间,我再过来看看。”

    万尼科夫没敢多说什么,别看马林科夫比他的岁数小,可在对方的面前,他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维克托同志,接下来你还有什么工作安排吗?”马林科夫同志又扭过头,对维克托说道。

    “暂时应该没有了,”维克托想了想说道,其实,他今天还有个工作会要去参加,不过,既然马林科夫同志问他,显然就是有事情,他只能把工作会延期。

    “那正好,”果然,马林科夫同志紧接着说道,“我这里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找你谈,主要是询问一下你的意见。”懵懂的猪的奋斗在苏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