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在线阅读 - 第204章 绝代双骄(下)

第204章 绝代双骄(下)

    赵佶的声音已经近乎呓语,傅斯年悲切地扶着他的肩膀,泪水湿润了双眼。

    他好像要努力说些什么,傅斯年赶紧凑近耳朵。

    赵佶睁大了眼睛,仿佛迸发出最后一丝精气神,努力地抓紧了傅斯年的手:

    “年哥儿,多谢有你!人间一趟,我有你陪伴,值了!来世,我们还做兄弟……”

    说罢,手臂缓缓滑落——赵佶圆满地走完了这一生。

    傅斯年放声痛哭:“兄弟,一路走好!”

    一道白光从赵佶体内飞出,直奔凭空出现的一个黑洞。

    那是地府在召唤他的魂魄。

    ……

    任务完成了,很圆满,但傅斯年心里空落落的。

    赵佶可能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明主,但他绝对是位好朋友。

    而且哪怕是在皇帝这个岗位上,他也并不是那么菜。

    在大宋和整个联盟的子民眼中,赵佶的去世是非常大的损失。

    这一世,他就是一代明君,天下百姓都十分感念他的功绩。

    朝堂上,赵桓在主持着太上皇的大行仪式,先是对他生前的功绩认定,而后是宣读诏书,定议哀荣。

    毋庸置疑,这一世的赵佶取得了极高成就,大宋在他的治下无比辉煌,远迈前代。

    所以他的庙号也没什么悬念:世祖!

    本来依他的功绩,定圣祖也不为过,但考虑到他祖宗赵二的事迹……

    比太宗高一格的世祖就行了,高两格太打脸!

    而谥号就比较宽松了,官员们可以使劲吹:

    至圣神武文昭显德仁孝皇帝。

    是目前为止最长的谥号。

    本来官员们还要定的再长点,被傅斯年拦住了。.ZWwx.ORG

    谥号这玩意有就行,早晚会被玩坏的。

    主要是比哪一代的人更不要脸……

    那肯定是越往后越有优势,明清的皇帝谥号普遍长。

    反之前朝的就比较简单,经常就一个字。

    比如高皇帝、文皇帝。

    葬礼风格完全按照赵佶的意愿来办,轻松而不轻佻,不似以往帝王逝世那般,好像整个画风都变成了灰暗色调。

    相反,赵佶的葬礼透着一股阳光的气息,有种生机勃勃的味道。

    就是赵佶的音乐品位,实在让人无语。

    至死是少年的赵佶,特别喜欢激昂、磅礴的音乐,弄得参加葬礼的人员,全都忍不住跟着节奏点脚。

    不时有人用手掐住大腿——听这种音乐,抖腿是本能啊!

    傅斯年一阵无语:坟头蹦迪是不是就打这来的呀!

    皇帝赵桓经过傅斯年身边时,小声问道:“太傅,这么弄能行吗?有点不严肃吧?”

    傅斯年是他的老师,相比爵位,赵桓更多时候称呼他这个官职,以示尊敬。

    摇摇头,傅斯年指了指天上:“别担心,就这么弄!你父皇都看着呢,他喜欢这个调调!”

    他还真没说错,此刻在望乡台上,赵佶还真就看着呢。

    “酷!牛哔!”他对自己的葬礼特别满意。

    徐主事亲自陪着,问他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赵佶想了想,问:“傅斯年还有几年阳寿?要不我等等他?一块走的话,应该还能投胎到一个年代吧?”

    徐主事摇头:“这肯定不行。你们的功德、业力不同,很难做到你说的。就算都一样也不行,他还要挺长时间才下来呢。具体的我不能多说了,反正你俩碰不到一起。”

    赵佶十分惋惜,看来是等不到傅斯年了。

    又被徐主事劝了几句,赵佶喝下一罐孟婆汤,闭目跳下了往生崖。

    长出一口气,徐主事给傅斯年发了条信息:赵佶已经投胎转世。

    ……

    皇帝大行的仪式告一段落,傅斯年在府中扒拉着手机,正在跟徐主事聊天:

    “领导,我什么时候完工啊?这边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就快了!地府正在统计对比历史同期多出来的人口,你这段时间安排好家里,以后你的子嗣就是本世界的守护者了。”

    “那不好办吧?以后的事谁能说得上,还能祖祖辈辈都贤良?领导你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傅斯年对徐主事的安排有些疑问。

    “适当的时候可以用秘籍啊、宝贝啊、甚至是系统的形式,给你家后代开挂。主要目的就一个,尽可能地在本世界收集香火!”

    这就说得通了,傅斯年觉得徐主事还挺有人情味的,想得很周到,连他的后代都安排好了。

    现在该是考虑傅斯年自己了。

    很显然,他无法以投胎的方式进入下一个场景。

    从前他以魂魄的形式就职于地府,现在是有肉身的,而且是半仙之体。

    这要是放弃了,就等同是兵解,太吃亏了!

    地府方面很人性化,答应单独给他开个通道,这样他就能肉身穿越。

    傅斯年尽心地辅佐赵桓两年,待一切事务都平稳,他觉得离开的时候到了。

    某夜,吴王府豪光四射,有人见一道人影冲天而起,大笑三声之后,身形就消失在了半空。

    第二天,吴王世子向朝廷禀告,吴王傅斯年于昨夜逝世。

    天子赵桓以国葬厚殓,定谥号“忠武”,已是武将能达到的极致。

    汴京城的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都想送一送这位贤王。

    灵柩从御街通过,两边站满了相送的百姓,十里长亭、万人一哭!

    后世史载:世祖皇帝与忠武吴王自幼相识,吴王英姿盖世、武定四方;世祖慧眼识才、雅量高致。君臣二人相知一生,珠联玉映,这才有了宣和中兴。

    二人的功绩被人们争相传颂,一些趣闻也被津津乐道,民间都称他们为“绝代双骄”。

    甚至他们的事迹都入了教材,成为君臣和谐的典范。

    此时,傅斯年人早回到了地府,留在北宋的尸身当然是假的。

    他翻看着手机,视频内容是地府提供的,记录了他的工作成效。

    结束的时候,发现报告的末尾有字,看来是有领导批示过了。

    内容全是夸奖,意思是说该同志头脑清晰、能灵活应变,对增加平行世界人口等问题,有创造性思维,并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还说希望傅斯年再接再厉,短暂调整后,继续到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而徐主事也很快告知:下一个场景的年份和人物已经选好,这次是隋炀帝杨广。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