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战王徐寨前所

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战王徐寨前所

    虽然大队人马已经撤离了,但是莱州府城,作为大明唯二的府城,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齐岐山并未离开。

    他是准备,继续带领治安军的人手,驻守在莱州府城内的。

    这倒不是说,他有什么节操,准备来一个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之类的戏码。

    如今,大乾的人才稀缺,楚行是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的。

    之所以没有跑,是因为大乾上下,都觉得,这明军还没来呢,大家伙就一股脑的都跑了,太损害大乾的天威了。

    再者,万一明军最终压根不对莱州府动手,那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撤离、疏散人民群众,只是为了防止万一,做最坏的打算。

    而事情最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说实话,谁都不知道。

    齐岐山,想着带领治安军坚守到最后一刻,而城内的那些士绅大户,则想着怎么迎接王师。

    当然,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他们是没有胆子说出来的。

    如今已经是冬天,天气变得寒冷的厉害。

    不过此时,青州府和莱州府两个地域,却热闹的很。

    大战将至的消息,根本无法隐瞒,很快便传遍两府之地,因为频繁的战争,导致各地物价飞涨,甚至整个山东,河南,南直隶都受到了影响。

    很多消息灵通的人,尤其是官方人士,都知道了山东那边儿,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贼子楚行,竟然敢称王建制,并且汇聚大量的兵马,割据一方。

    而且,他们还知道。

    山东巡抚,余大成已经升起雷霆之怒,集结十余万大军,甚至对外公然宣称,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彻底剿灭这支反贼。

    当救民军与大明官兵将战争发酵到了这种地步,实际上,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大量的物资涌入山东,早就影响到了诸多地方。

    甚至江南很多繁华地带,消息灵通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开始公开讨论救民军了。

    救民军与任何一支反贼都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政治纲领,有他们严密的组织机构,让很多有识之士重视他们,杨鹤之子曾经公开上书,说救民军乃是天下之大害,甚至其危害程度,还要超过西北的流寇。

    当然了,有见识的人永远占据少数,朝堂之上聪明人倒是不少,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张口了。

    崇祯当政以来,很多做法已经寒了士大夫的心。

    大家都开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当官。

    摸鱼摸鱼不香么?

    跟朝廷,跟崇祯皇帝,谈论救民军的危害,他万一让你去解决怎么办?

    杨鹤不就是跟崇祯喊了几句元气论,就被崇祯发配到了西北了吗?

    再看看崇祯给了杨鹤什么支持呢?

    一个三边总督而已。

    一个空壳子总督,能做出什么大事来?

    大家都担忧跟杨鹤一个命运,所以即便是看出了,救民军的威胁,也不愿意跟杨鹤父子一样,跟崇祯大放厥词。

    当然,也有些愚昧之人,觉得救民军,竟然敢公开开国称王,觉得非常可笑。

    毕竟楚行的救民军,原型就是一个山贼队伍。

    在这些人看来,楚行他们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当年天启年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大起义。

    虽然余大成的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毕竟十余万大军在那里的,剿灭救民军肯定没问题的。

    而且,此次余大成还带着了有杨家将之称的三杨。

    这三杨分别是老将杨肇基,以及杨国栋和杨国柱两位猛将。

    杨肇基在京师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在崇祯眼里是实打实的忠臣,能征善战之士。

    而杨国栋更不必提,为了对抗女真人,可谓是毁家纾难,制造战车,后来崇祯更是将通州交给他镇守,可以算是心腹之将。

    至于杨国柱,乃是杨国栋的亲弟弟,也算是猛人中的蒙人。因为杨国栋也有剿灭白莲教的经验,他深知救民军的厉害,便将自己的弟弟也召唤过来,作为臂膀。

    当然,笑谈也好,重视也罢,不管怎么说,大乾王国的事迹随着余大成的一封奏折以及山东府诸多地方官员的奏折已经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楚行的名字也是被广为传播。

    可惜的是,这不是赛八仙他们想要的威震四海,而是被当成了一个笑话传遍九州大地。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如果大乾只是笑话的话,那么能够曾经挥兵数万前往镇压救民军。最后却是全军覆没,只能是单骑而逃的武之文不得冤枉死。

    此时,已经是被锦衣卫押送上了路,准备送往京师受审的武之文,此时披头散发坐在囚车里,侧耳听着旁边的一个锦衣卫百户道:“听闻山东巡抚余大人已经汇兵二十万余,分两路进击救民军,料想等我们走到京师的时候,恐怕那些救民军已经是被剿灭了!”

    不过囚车里的武之文听到二十万大军后,却是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这个余大成也真敢说,二十万大军,哪怕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和民夫全部都算上,估计都没有十万人吧!

    他武之文就是在山东为官的,对山东的情况极为了解,他之前为了筹集兵力镇压救民军,除开他亲自招募的募兵外,从周边三四个州府,也陆陆续续征调了不少人马。

    他比谁都清楚,现在山东是什么情况。

    人困马乏,根本抽调不出什么兵力来了。

    除非他跟楚行一样,可以扎根于民间,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和救民军打仗,卫所兵都不管用,青壮民夫更是除了浪费粮食,屁用都没有,要想和救民军过招,必须用新招募的募兵。

    然而余大成能够凑集起来多少募兵,武之文猜测不会超过两万之数,其他的州府也没几个人和自己这样喜欢编练募兵的。

    卫所兵估计能够凑一些!

    剩下的估计还会有一部分乡勇的兵力,但是这样全部加起来,估计也就四万人多一点。

    剩下的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应该都是清一色的临时征召的青壮和民夫。

    二十万大军,也就只能嘴上说说而已,能够凑出来十万,就是极限了。

    就这和救民军干上了,顶多就四万人上去打!

    但是听闻救民军已经是拥兵三四万了。

    到时候余大成用四万人去打三万多人,而且还有那么多青壮作为累赘,武之文都已经是可以在心里预料到余大成的悲惨下场了。

    他,绝对不可能比自己更好!

    当初自己好歹还是多少知道救民军的厉害,并且先后和救民军交手多次,最后虽然惜败了,但是武之文认为这是当初自己的战略选错了。

    当初就不应该求胜心切主动渡河的,第二次巨洋河战役的时候,如果自己不主动渡河,而是就在巨洋河边上死守,凭借四万人的兵力,当时的救民军是绝对不可能顺利渡河的。

    到时候就能够把救民军困死在地方上,然后封锁商队,短则数月,多则一年,这救民军就得自行崩溃,毕竟以地方县的贫瘠,是不可能供养救民军大军太久的。

    可惜的是,当时自己求胜心切,而且上头给自己的压力也太大了,以至于采取了冒险的主动渡河战略,最后以至于主力尽数折损于巨洋河西岸,这让才导致不久后没能挡住救民军的渡河,造成全军的彻底溃败,青州府失陷。

    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他武之文有绝对的把握把救民军困死在地方上,然后继续请求上头的增援,彻底歼灭救民军。

    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了,现在的他被锦衣卫押送着去京师呢,估计到了京师之后就是三堂会审打入天牢,到时候能不能活着出来,还真得看运气了。

    但是,自己战败了,难道他余大成就能够胜?

    开玩笑!

    余大成没有向朝廷请求以数省兵力围剿,而是只以山东兵力去围剿,区区四万正规军,哪怕是号称二十万也没什么用啊,到时候能打得过大乾贼数万人马?

    武之文不怎么认为!

    余大成,他的下场绝对会比自己更惨!

    想到这里,武之文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旁边聊天的几个锦衣卫突然看见武之文哈哈大笑,一个个都跟看到了傻子一样,其中一人更是嘀咕:这人,怕是疯了!

    武之文疯没疯不知道,但是王徐寨前所外的明军都指挥佥事周武宪已经是快要疯了!

    看着远方的那座小土城,周武宪到现在都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自己已经是连续攻打好几天了,而且王徐寨前所里的救民军一共也就两千来人,自己却是拥兵四千余,怎么就打不下来呢。

    打不下来都不去说了,更关键的是,伤亡还特别大!wap.

    打了三天,周武宪麾下的四千兵力,足足死伤了五百多人,尤其是昨天他准备一鼓作气试图强攻拿下王徐寨前所的时候,开战不足一刻钟就死伤百余人,后头他想要逼迫部队继续进攻的时候,部队的下属千户、百户们甚至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他丝毫都不愿意,当时如果继续强攻,并且没有减少伤亡的方法的话,这些手下怕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哗变。

    造成这么惨重伤亡的缘故,自然是因为救民军的火器犀利!

    早在出征之前,周武宪就是听闻过救民军的火器犀利,不可小窥,但是他又不是没有用过火器,他麾下的军队就有不少手铳乃至火炮呢,但是真正和救民军打上了,他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救民军的火器犀利了。

    这些救民军有一种长杆手铳,可单兵手持,威力极大,八十步内可穿无甲,即便是重甲到了五六十步的时候也会被打穿。

    换句话说,他们的要攻城,哪怕是派出了最精锐的重甲步兵,也会被救民军在数十步外一枪撂倒。

    更不要说救民军还在城头上摆上了弗朗机火炮,看其样式至少有百五十斤重,而且射程很远,自己的兵马在城下发起冲锋的时候,城头上的救民军火炮一开,百步之内都是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威力大的惊人,周武宪心想,能够和这种救民军火炮相提并论的,也只有边军以及水师装备的佛朗机炮了。

    不过听闻救民军还有数百斤甚至千斤重炮,一炮可威震数十里,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不能这么继续自己打下去了,必须请求增援,哪怕是丢一些面子也顾不上了要不然的话凭借自己的这些人,怕是还真拿不下这个王徐寨前所。

    就当城外的周武宪愁着该如何向上头请求援兵拿下王徐寨前所,完成他身为前锋的责任,为后续大军开路的时候。

    王徐寨前所头上一个救民军的军官也是皱着眉看着城外的大量明军!

    此人身穿笔挺的军装,只见把视线从外面的明军收了回来,嘴里喃喃道:“连续数日苦战弹药已经即将耗尽,明军再攻的话,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兵团的援军还要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