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史慈归降
泾县是个小城,人口寥寥无几,城墙更是低矮不堪,甚至因为年久失修的关系,有几处都已经有了坍塌的迹象。 太史慈来到泾县之后鸠占鹊巢,自己占了县衙大堂,将县令和县丞等都赶到了偏殿处理公事。 随后他更将县里的粮仓打开,用仓里仅余的一点存粮开始招兵买马。 这年头能吃饱肚子可不容易,所以为了一口吃的,前来报名入伍的男丁倒也不少。 可是去除掉老弱幼残,以泾县的区区人口,也不过给太史慈提供了两千余名新丁。 这么点兵力,又都是刚刚入伍的新人,甚至就连甲胄器械都没法配发完全,太史慈虽然急着想要带领队伍去给刘繇效力,却也是有心无力。 他这边忙着躲在城里训练新兵,孙策和周瑜为了尽早拔出这根埋在后方的钉子,却已经开始在商量攻打泾县的事情。 “此人倒是一员猛将,”孙策对于太史慈的勇武是最清楚不过的,所以他看着周瑜问道,“周郎可有妙计教我,将之生擒最好。” 周瑜微微一笑:“我军众而敌军寡,何况区区泾县根本经不得大军蹂躏。主公既然想要生擒太史慈,只需在攻城时围三阙一即可。到时太史慈守不住泾县,只能从阙口处突围,主公只需一支伏兵,必能轻松将其拿下!” 孙策大喜点头:“公瑾此乃阳谋,无论太史慈看不看得破,都只能乖乖入彀也!” 当天夜里,孙策命陈武率领百名勇士,用挠钩搭上了泾县的土墙,偷偷爬上了泾县的城头,随后开始四处放火。 太史慈征召的这两千名士兵本就是山野之民,根本就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斗,这时被城头上的大火一吓,顿时就乱了阵脚,赶去救火者有之、脚底抹油者有之、胡喊乱叫者有之。 孙策抓住时机,指挥着大军将泾县西、南、北三面团团围住,密密麻麻的云梯被举了起来,摆出了大肆围攻的阵势。 太史慈在城墙上想要指挥兵士守城,然而此时这支新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惨叫着胡乱奔跑的兵士,任他喊破了喉咙,也没几个人听他的。 他眼看事不可为,只怕城破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无奈之下只能带着随自己跑来泾县的十来名亲卫,从唯一没有起火的东城门打马奔出。 孙策得到探马回报后微微一笑,果然一切都如周瑜所料! 太史慈从东门逃出后驱马狂奔,一直逃出了三十里路,才算是摆脱了后面紧追不舍的追兵。 此时天色渐明,奔波了一夜的太史慈难免有些困倦,但他生怕再被追兵赶上,依旧迎着曙光往东方一路奔去,前方出现了一片河湾地带,芦苇越来越多。 猛然间一阵喊声响起,道路两边的芦苇丛中出现了许多身穿白衣的孙策军士兵,放在地上的十几条绊马索瞬间被拉直,疾驰中的战马猝不及防,纷纷哀鸣着轰然倒下。 滚落在地的太史慈一个鲤鱼打挺,正准备跳起身来,谁知十七八名士兵飞快地合身扑了上来,有的按脚、有的抱头、有的拉手,牛皮糖一般粘在他身上。 任太史慈力气再大,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回天乏术,最后只能和十几名亲卫一起被捆成了粽子,送到了孙策的中军大营里。 孙策得到快马回报,已经拿了太史慈,当即喜出望外,亲自到了大营外迎接。 眼看太史慈和一众手下被五花大绑的样子,急忙让士兵将众人松绑,甚至亲自将太史慈身上的绳索松开。 随后见太史慈身上的衣甲凌乱,还特地脱下了自己身披的锦袍,围在了他的身上。 太史慈瞪圆了双眼看着孙策,后者也不以为忤,反而笑眯眯地说道:“子义(太史慈字)本是大才,可惜刘繇愚蠢,不能用为大将,因此才有此败!” 事情到了这一步,若是太史慈还不能体会孙策的用心,岂不是蠢到无以复加? 所以他脸色变换许久,想想自己在刘繇账下也确实一直得不到重用,自己又和孙策交过手,对他的本领也是十分佩服,于是长叹一声:“罢了......” 当即抱拳长揖:“太史慈,愿降!” 孙策哈哈大笑,拉住了太史慈的手:“且与我一同进帐说话。” 两人并肩进入了孙策的中军帐,后者又得一员大将,心情极是畅快,忍不住开玩笑道:“当日你我于神亭岭一番大战,若是我被汝所擒,可会害我?” 太史慈实话实说:“当时各为其主,若公被我所擒,后果实未可知!” 孙策见他说话实在,心中更是欢喜,急忙命左右置办酒席,并请太史慈上座。 酒过三巡,孙策见太史慈似有心事,于是问道:“子义心中是否有事?” 太史慈沉思片刻后离座而起:“如今刘繇已败,士卒离散众多,某欲去收集残兵,以作投诚之资,不知公可信我?” 孙策当即起身回道:“此诚策之所愿!不如你我立下约定,明日日中时分,公归来即可!” 太史慈哈哈大笑:“明公信我,我必不负所约!” 孙策手下众将眼看太史慈扬长而去,忍不住都劝孙策道:“不可使之离去,太史慈必不回也。” 孙策坚定摇头道:“子义乃是信义之士,必然不会背弃我!” 众将不好再多说什么,却忍不住人人摇头,谁都不信太史慈这一去还会回转。 第二天,孙策命人在营门口竖起一根竹竿以测日影,眼看着竹竿的影子越来越短,就快到日中时分,远处突然有一支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当先一人快马加鞭而来,到了营门口滚鞍下马,正是太史慈! “幸不辱命,此去收集得兵卒一千余人,皆愿与我一同跟随明公!”太史慈朗声说道。 孙策喜笑颜开,急忙命人将这新得的千余名兵士带回营里安置:“子义真乃义士也!” 打败刘繇之后,孙策算是真正在江东占据了一席之地,此时他麾下将士数万,江东百姓都称其为“孙郎”。 孙策治军极为严厉,大军每到一地,绝不许掳掠百姓,可谓是鸡犬不惊。 就算百姓有时候自发献来的牛羊美酒等犒军之物,他也会以等价的金帛回赠,绝不肯让百姓吃亏。 随后又颁发命令,以前参与过刘繇军队者,愿意继续从军的就留用在军中,不愿意从军的可以领取相应费用后回乡务农。 一时间江南百姓无不颂扬,自愿来投军者络绎不绝,孙策军势由此大盛。 他随后又将母亲、叔叔、诸位兄弟等都迎接到了曲阿居住,由弟弟孙权与周泰守宣城,自己则领着大军南下准备攻取吴郡。 吴郡太守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得知孙策大军来到,急忙派遣部将把守住了乌程、嘉兴两地。 随后再命弟弟严舆领兵出击,与孙策大军在枫桥地带相遇。 严舆将大军阵势展开后,自己亲自领着一支精锐,在枫桥上横刀立马,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孙策在中军看见这严舆如此嚣张,不由大为关火,提着自己的长枪就准备亲自率兵去夺取枫桥。 参谋张纮急忙劝住:“主将乃是三军之魂,岂可因一小寇而轻易出击,将军需自重!” 孙策回过神来,不禁有些汗颜:“是我莽撞了,先生此乃金石之言!”策冠才的秃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