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在线阅读 - 第232章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232章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妈的孩子,大概是不会寂寞的。

    有一个好妈的孩子,肯定是不会寂寞的。

    比如朱七牛。

    他想装装寂寞,体会下高手的感觉,结果他娘一喊他,他马上就嬉皮笑脸了。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上了马车,朱七牛从赵兰手里接过香喷喷的板栗,剥开就吃了起来,满嘴喷香。

    赵兰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居然是一个还带着热气的鸡腿。

    “来,儿子,晚上没吃饭,饿了吧?这是我从包间里打包出来的,你把它吃了,板栗不顶饿。”

    朱七牛接过鸡腿就啃:“谢谢娘,娘你真好。”

    “那是,我可是你娘。”

    一旁,朱四虎有点尴尬,坐立不安。

    因为他今天的任务是……看守厨房,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吃的,但他压根就没想过儿子可能会忙的顾不上吃饭。

    尴尬到了极点时,朱四虎没话找话起来:“儿子,皇帝又给你升官儿了?”

    “嗯,从二品的中奉大夫。”

    “中奉大夫?这是个啥官儿?管啥的?”

    “中奉大夫属于文散官,没啥具体管理的衙门和事务,一般负责在朝堂之上议事出主意,如果皇帝任命了啥事儿,就去主管啥事儿,比如监考,巡视地方等等。若是三省六部哪个地方忙不过来,也会被请去帮忙几天,大概是这么回事儿。”

    “官大事儿少?”

    “可以这么理解。”

    “厉害了儿子。”

    “嘿嘿。”

    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赵兰可没闲着,一口气帮朱七牛剥了七八个板栗,都递给了朱七牛。

    朱七牛接过来就吃,跟饿死鬼投胎似得。

    另一辆马车上,黄月英的遭遇也差不多。

    黄王氏和黄氏知道她忙的没吃上晚饭,也是心疼的不行,一个劲儿的给她弄吃的。特意挤进马车里想套近乎的黄育才便也免不了尴尬。

    看着已然十岁的女儿,黄育才越发后悔当年轻慢黄王氏。

    ……

    马车一番行驶后,朱七牛家先到了。

    站在门口和掀开窗帘的黄月英挥了挥手,约定睡醒了之后再一起玩儿,朱七牛这才跟爹娘一起回了屋。

    这会儿已经很晚,大家都困得不行,也没多说什么,各自简单洗漱了一下,回房休息去了。

    当天又慢慢亮起来时,正月初一正式到了,大街上逐渐人声鼎沸起来,更随处可见放鞭炮、点烟花。

    这是大明洪武十六年!

    打坐一夜的朱七牛那叫一个神清气爽,天刚亮,他便在院子里一板一眼的打起了金刚功。

    收功后,他感觉有些饿了,刚走出月亮门,便瞧见金丝猴儿正在小竹林里扒拉着什么。

    朱七牛走过去一瞧,好嘛,这小家伙饿的在刨竹笋吃。

    朱七牛微微一琢磨,便知道它为啥跑这儿来了。估计是天还早,家里人都没起,也就没人喂它,所以它饿的自己觅食了吧?

    “行了,别刨了,走,我给你做吃的。”朱七牛招手道。

    金丝猴听见他说话,这才注意到他在旁边,连忙停下,跑到朱七牛身边拉住了他的袍子。

    朱七牛笑了笑,带着金丝猴来到厨房,烧水煮了一锅鸡蛋。

    将其中两个用凉水泡了下,递给金丝猴,朱七牛又将其它鸡蛋壳都敲裂了,开始往里头加茶叶、酱油、大酱之类的调料,继续煮。

    又煮了小半个时辰,赵兰他们也陆续起来了,开始做饭。

    因为昨晚家里人都在宴会上吃的肚满肠肥,且肚子里油水太多,赵兰只做了些清淡的食物,馒头 白粥 小咸菜。

    再加上朱七牛做好的茶叶蛋,管饱好吃还解腻。

    “别说哈,七牛这做饭的手艺硬是要的,煮个茶叶蛋都这么好吃,聪明人就是不一样,干啥都行。”大朱李氏一连吃了两个茶叶蛋,夸赞道。

    “是啊,七牛实在是太厉害了,恐怕是咱们老朱家往上十八代都积了德,这才有了七牛这么个聪明的孩子。”小朱李氏赞同道。

    赵兰谦虚一笑:“哪里哪里,大牛二牛三牛四牛也很聪明啊,像大牛二牛,现在帮着家里做生意,混的是风生水起,三牛四牛将来学成归来,也能自己开店。”

    “娘,那我呢?”朱八牛仰着脸问道。

    “你跟五牛六牛也厉害啊,昨天你跟六牛唱的歌很好听,五牛在宫里当女官,将来也是要出人头地的。”赵兰道。

    朱八牛立刻开心起来,和朱六牛相视一笑,继续埋头吃饭。

    朱象端起酒杯小小抿了一口酒:“说来都要感谢那颗桃子,咱们家多少代人都穷得很,到了七牛他们这一代就个个都跟开了窍似得,要我说啊……。”

    朱刘氏不着痕迹的在桌子底下狠狠采了朱象一脚。

    朱象被踩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他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见孩儿他娘在给自己使眼色,这才意识到老四的丈人一家和大牛的媳妇儿、二牛的媳妇儿都在,不宜让他们知道洪武十年那颗桃子的事儿。

    他当即闭嘴不说了。

    其他那些不知情的人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多问。

    赵兰心中偷笑,同时也松了口气,果断转移了话题,带着大家讨论起了昨天的节目。

    也不只是他们家,其他那些参加过宴会的人这会儿都差不多睡醒了,开始在亲戚家走动或是聚会,也都难免提起昨天的除夕晚宴,讲的是口水横飞,眉飞色舞。

    其他没参加过的人一听昨晚的除夕晚宴这么精彩,羡慕的不得了,听的是津津有味。

    不可避免的,城北那边的情况和昨晚的宴会情况也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了。

    有那家里亲戚少、不急着走亲戚、且好奇心重的人,便或拖家带口或单枪匹马去了城北,想见识一下大明第一歌剧院和周边的改造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白天再看这一片时,感觉又格外不同了,纵横交通,宛若棋盘,横平竖直,极有规律,那叫一个赏心悦目,别开生面。

    大家随即发现虽然是正月初一,但大明第一歌剧院居然已经在营业了。

    百姓中一些有钱人便都试着买了张票,欣赏了一番歌剧院内的表演。

    因为朱七牛他们昨天的表演都是大明头一遭,所以歌剧院倒也不用急着创新,从昨天的节目里随便抽一二十个,凑够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够一整场表演了,大家观赏过后,或哭或笑,都感觉这票值了。

    有那财大气粗的,更是特意留到晚上,去歌剧院后面的住宿区试了试。

    结果嘛……发现果然也很不错。

    食堂里的饭菜简单但干净,味道也不错。

    图书馆里有许多外面难得一见的书。

    澡堂里除了洗澡还有推拿按摩。

    住的房间也很素雅恬静,比一般客栈可强太多了。

    若是非要数一个缺点出来,那大概就是这地方太偏僻了,距离大家的住处有些远。

    如果单纯为了来享乐一番而跑那么远,未免太折腾!封侯书生的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