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燕王的獠牙
书迷正在阅读:今天渣男真香了吗(NP)、欠尽天下风流债(古言NP)、长夜谍影、贵族学院(NP)、水浒之英雄录、DID短篇合集(绑架强迫bdsm等)、与我同眠·禁脔为爱(少女VS总裁 1V1)、缠绵星洲(1v1虐爱)、想入霏霏(强取豪夺 1v1 H)、病名为爱
宋时的年味,浓得化不开。 从市井小民到达官贵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喜庆狂欢之中。 官人士庶走亲访友、皆相交贺,小民男女也都穿着鲜亮地新衣,往来拜年,家家欢宴,笑语喧哗。 临安府开放关扑三日,各个坊巷中,到处都摆着博戏摊子,以吃食、手工艺品、各色货物等为彩头,吸引着人们聚过去搏一搏运气。 在繁华街市上,更是搭建出漂亮地彩棚,铺陈着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还设置舞场歌馆,表演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大娘子小娘子们,无论贫富,纷纷接踵而至,掏出绣袋中地私房钱,选好心仪地物品,试上几手运气,有些娘子豪赌起来,甚至比男子还肆意。 博戏方法大多也很简单,其中最流行地一种就是掷铜钱,将几枚铜钱往瓦罐内或地下扔掷,根据钱面的正反来判定输赢,赢者可折钱或免费取走所扑物品,有些赔率高达三十倍。 道观寺庙中挤满了祈愿烧香的信众,皇家园林也向民众开放,游人如织,彻夜不息。 街道中,还有一队又一队的流动歌舞表演,靓丽的小娘子们,或乘肩,或坐车,吹吹打打载歌载舞。 青楼酒肆里,坐满了客人,一边饮酒一边观赏歌舞,兴致来了,吟诗作词也是少不了的。 从初一元旦起,这热闹繁盛的场景,一天胜过一天,直到十五元夕灯会,达到最顶峰。 虽然朝廷只放五天假,可即便上班了,官员们也大多无心公事,等过完元宵后才正式进入办公状态。 到了二十一日常朝,朝廷宣布了一大堆政令,首先就是人事调整。 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几项分别是,杨栋以集英殿修撰兼中书舍人兼侍讲,出任两广转运使兼知钦州。 冯梦得起直龙图阁,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 牟子才进宝章阁待制,提举广西常平司兼知雷琼两州。 原广东安抚使马天骥迁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侍读,兼国子祭酒。 赵与訔新职,提举浙西常平司兼知临安府。 国史院编修官、实録院检讨官陈大方,新除权吏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兼侍讲,仍兼原职。 看这家伙这么长的官名,就知道他是这次人事调整的最大赢家。 调整范围很广,涉及人员也比较多,但燕王一系的「大将」纷纷外任,却引发了大臣们的诸多猜测。 难道燕王要失势了? 这个念头刚升起,又听到朝廷宣布新成立两个临时衙署,统计司和廉政司。 江万里迁资政殿学士,任御史中丞,兼判统计司。 统计司目前主要负责经界清丈事宜,之前参与经界的六百余太学生因功赐同进士出身,补为从九品的迪功郎,入统计司为执事官。 刚一宣布,就引起轩然大波。 宋代功名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也不过取个三四百人,这一下就赐出六百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朝廷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平江嘉兴两府经过经界后,每年可增加百万石以上税粮,六百多名迪功郎的俸禄每年总共也不过十来万贯,还是很划得来的,况且统计司以后继续经界后,朝廷税赋还将有长足增长。 而且,太学本就是朝廷培养官员的最高学府,定时考核后,最优秀的学生会赐予功名,释褐授官,不过数量有限制而已。 这一次六百多人,超出了正常时数十倍,但宰执和官家都做出了决定,中低层官员就算有意见也没用。 只是从这一举动来看,朝廷将来肯定是要将经界实行到底了,对不同地方来说,也就是个早晚问题。 因此许多官员心中烦躁不止,一个个转动着心思琢磨开来。 另外,洪天锡升任侍御史,勾管廉政司。 这两司都统属于御史台,而御史台本就有监察吏治的权力,这廉政司不过就是更加专业化,有权清查任何部门的账册,专门处理官员经济方面的问题。 表面上看来,这是由于慈幼局和居养院贪腐窝案引起的反思,朝廷才出此对策加强吏治。 但仔细往深处一想,实际掌握着这项权力的,多半是隐身幕后的燕王,这又让许多人不寒而栗,忧心忡忡。 有些人心头已经忍不住冒出了辞官的念头。 最后还有一道诏命,新宗学改名为皇家军校,原本的武学并入皇家军校,由新封东海侯丘岳出任大祭酒。 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无心关注这事的内在意义了。 朝会结束后,临安城的空气都仿佛变得凝重了许多。 过了两日,江万里带着统计司人员前往安吉州和常州,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两地的经界。 而廉政司除了挂出一块牌子外,倒是没有更多的动静。 到了二十五日,许多官员正常在衙署中办公,然后宫中禁卫带着诏令突然降临,也没多做解释就把官员带走。 本就提心吊胆好几天的官员,立刻就被吓坏了,甚至有人直接晕倒过去。 缓了一会,才有人意识到,这些官员可能和廉政司没关系,应该是被选为省试考官,被送去贡院了。 朝廷为了防止科举出现舞弊,事先是不会公开考官人选的,到了时间就直接把人带走,还不许考官与别人交流,看着确实有点像犯了事被押走一样。 想明白后,官员们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吓自己…… 礼部省试正式开始后,转移了官员们的注意力,随后发觉廉政司依然没什么动作,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锁院后,考官们用四五天出好考题,到了二月初一,举人入场,正式开始引试。 初一初二初三,考试诗赋人,初五、六、七考试经义人,后面还有锁厅试考有官职人员,宗子试考宗室子弟,整个引试要花十几天时间。 阅卷还得再花个十几天时间,到了二月底才放榜。 这次省试录取人数特别多,居然有六百余人。 让赵孟启欣慰的是,鲁尚明五名吴江士子全部榜上有名。 按宋代的传统,过了省试的这六百余人其实已经是功名在手了,接下来的殿试基本不再黜落考生,只是排定名次。 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月后,四月初三,殿试开场。 这天卯时之前,举人们就要赶到和宁门前等候。 等门开,按顺序执号入内,由禁卫收起号牌,并做检查。 这个检查,主要是防止有人携带武器入内,作弊什么的,倒是不存在,已经临门一脚了,没必要冒险。 他们在相关人员引领下,来到崇政殿外…不对,今天挂的是集英殿的牌子。 待百官朝参完毕,举人们才入内参拜赵官家,随后按着自己的号次找位置坐下。 每个位置的案上都贴有一张三尺长的白纸,写好了某人某籍贯等信息,不可以坐错和交换移动等。 六百来人,把不大的集英殿坐得满满当当,御座上的赵官家俯视下来,不禁有了自己治下人才鼎盛的错觉…… 辰时初,也就是七点钟的样子,董槐将拟好的试题呈交赵官家御览,赵官家选定后,交给中官向考生宣布。 考生要 把试题抄录在草纸上,然后装在黄纱袋子中,挂在脖子下,还得小心翼翼不能污损,不然就是不恭,交卷时候是不收的,也就是等于没考,被黜落了也怨不得别人。 发完试题,赵官家可不会一直在这看着考生发呆,随后便摆驾回内宫。 考生们多是没吃早饭,此时不免饥肠辘辘,因此赵官家会给他们赐食,每人一个「太学馒头」,一盏羊肉泡饭。 吃完谢恩就开始考试了,这时候到处都是考官中官,董槐和程元凤等宰执也要不断巡视,带给考生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心理素质不强的,难免发挥失常。 殿试时间只有一天,到了申时,也就是五点的时候,赵官家再次降临集英殿,开始收卷。 如果有人没写完,也会赐下蜡烛,适当延长时间,只是大概率会降低名次。 交完卷的考生,自行出宫,不用等人齐,也没有人押行,只是每出一门都要登记姓名。 收起来的考卷要由专人重新誊录,还要经过初考、覆考、编排、详定等程序,阅卷排名花了十天时间。 详定官是陈大方、林存、饶虎臣,编排官是高衡孙、皮龙荣,他们带着卷子和排好的名单,呈交赵官家御览。 赵官家翻看着试卷,感觉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的第七卷很对自己胃口,打算将其改为榜首,便问了问群臣的意见。 覆考官王应麟当即奏道,「是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 赵官家立刻下了决定,点此卷为状元,拆开糊封一看,乃是庐陵文天祥。 看了这个名字,赵官家更是高兴不已,「此乃天之祥,宋之瑞!好兆头啊!」 群臣纷纷凑趣恭贺。 最后这一科总共录取了六百零五人,比原本历史多出了四人。 谢枋得,陆秀夫毫不意外的名列榜上,而文天祥的弟弟文璧改变了落榜的命运,不用等下一科再考了。 这些人中,三代以内无官身的平民出身就有四百二十人,而官宦子弟有一半都是低阶官吏家庭,由此看出,宋代的科举还是很公正的。 放榜唱名之后,照例是盛大的庆祝活动,状元白马游街,接受万千临安百姓的欢呼,然后就是琼林宴等等。 等风光完了,就是等候选官了,这时候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除了一甲二甲的几十人外,其他人往往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而且未必能选上。 没办法,谁让录取的进士太多了呢。 不过这一科有了变化,没过多久,就有两百多名新科进士收到了官职,御史台廉政司实习执事官。 并且公文上告知他们,就职前需前往皇家军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 消息一出,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官员们心头炸开了花,似乎看到燕王正在露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