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大限将至循天意 寿数堪竭陨英魂(下)
合理地运用波动,可以消减对方的劲力。 庆云虽然没有研习过宇文一族不知经历了多少代总结所得秘法,恰好能制造出与人体肌肉骨骼内频相逆的波动,但他至少有改变和感知自身波动的能力。 如此,就算做不到刚好,方向却也还是可以把握的。 于是檀君牛刀小试,骈指点出,与北海操斗拳风相触。 后者猛地打了个激灵。 老狐狸只觉得右臂一麻,还以为是被什么蛇虫咬中,连忙倒退开来细瞧。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庆云这一指,其实并没有形成什么真正的威胁。 只是北海操斗赖以成名的玄冥劲被庆云克制,弃之不用,已是自折功力,而今对手竟还有法门削弱自己气劲…… 眼前少年深不可测,北海操斗对他早有提防,稍有不妥,便如风声鹤唳,杯弓蛇影,先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可是五鹿杖人却不知道师傅为什么退,他踏步游身闪在了庆云身后,一记黑拳捣向庆云后心。 庆云暗道一声“来得好”! 他身形向左微闪,避开了最要害处,随后猛吸了口气,气血暴走,九阳大炽,将内息都聚在背门护住心脉。 在五鹿杖人看来,这小子竟然没有着意闪躲,反倒是站桩弓背想要硬吃他这一拳! 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使出拉屎的力气把自己憋到浑身战栗,便以为自己是铜筋铁骨,刀枪不入? 真是笑话! 嘭! 这一拳结结实实擂在庆云背心! 五鹿杖人只感觉手臂上传来一阵异样的波动,肘弯下意识的一软。 这对儿师徒果然是一脉相承,胆气也是一般。 五鹿杖人立即放弃追击,急速后退,运功行气仔细查看自己经脉异样。 而庆云虽然做足准备,对方也收了劲,但毕竟还是硬挺了一拳。 他喉头一甜,一大口鲜血自喉头呛出。 庆云刚才看到萧锋受伤呕血时依然能保持潇洒从容,便想到了这一招血遁。 鲜血横溅,向四面洒开。 一阵摇头晃脑,庆云便将身边所有杂鱼逼开。 就趁眼前这个空当,庆云剑交左手,探手入怀,取出臂盾。 他根本来不及将盾戴起,便抢先发动机关。 噼噼啪啪的电光闪起,将四下里的人吓得不敢近前。 北海师徒本就已破胆,此时又识得那御电圆铠必非凡物,一时竟不敢抢攻。 庆云现在可没有心情耍帅,炫技,像往常一般喊个霸气的招式名,摆个炫酷的姿势…… 他草草将臂甲做了固定,剑回右手,左手一勾——乾坤艮止圈——发动! 一道电网劈头罩下,庆云并没有挑上武功最高的北海操斗,也不会针对那些对战局无足轻重的虾兵蟹将。 五鹿杖人,就是他的完美目标。 五鹿不识厉害,一甩衣袖,想将电网卷开。 哪知他的手臂与天网一触,便感受道了一阵异样的波动。 此波动非彼波动,异样与异样也有程度的不同。 如果说刚才庆云借背心反弹的那股波动是涓涓细流,现在他感受到的波动便是噬天巨浪。 五鹿杖人顿时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连惨呼都没来的急发出一声,就被电网反卷在其中。 看着五鹿身体僵硬,扑倒在地,噼噼啪啪地浑身作响,北海操斗等人哪里还敢上前挑衅? 他们生怕庆云一抖圆盾,再甩出一张天网来。 庆云重剑一挥,从扑地死者身上斩下一截皮裘,翻剑花将剑身裹住,随手一剑,送五鹿杖人上路。 这顿操作把北海老怪物看呆了。 方才这名少年还被自己人围攻压制,甚至重伤呕血,怎么说翻盘就翻盘,连自己的首徒也莫名着了算计。 蛸云音死,玄武黑炎逃,这会儿己方又有一位高手被斩倒,天宗那些被拉来凑数的打手见势头不对,顿时一哄而散,抱头鼠窜。 北海操斗眼中充满了恐惧,双臂虽然仍端着防御的架势,脚步却在一步步往后挪。 锦衲王环视一圈,眼见大势已去,打了声呼哨,便要伺机退走。 北海操斗如蒙大赦,一掣身,窜入了茫茫丛林。 宇文树穴正意气风发,带着一帮猴子猴孙将萧锋死死压制,可现下眼见同伴做猢狲散,也只能悻悻撤退。 雹雨初歇,乌云也淡了几分,棚屋伴着满地狼藉,渐露出面目。 凝眉的长针已经刺出四十七枚,殷色可瞳孔散乱,气息不稳,但好在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萧锋的伤极重,一旦危机解除,便痛得几乎直不起身子。 两名述律壮汉一人扶着哭天抢地的萧夫人,一人抱起面挂冰霜,僵直多时的萧遐岭,面容悲戚。 杜晦此时已经气若游丝,全靠庆云背着,一行人这才重新躲进棚屋。 棚屋里的气氛冰冷,甚至比屋外寒风烈处更令人生寒。 萧锋抱着已经陷入重度昏迷的王韶明,眼神空洞。 他似乎能够感觉到对方身体里的生机在一点点流逝。 英雄泪划过双腮,滚烫的泪水滴落下来,拍打在王韶明白皙到近乎透明的脸颊上。 奇迹发生了。 王韶明的嘴角忽然抽动了两下,眼睛也缓缓张开。 “姐夫~你受伤了?” 这几句话吐字清晰,中气十足,丝毫不似虚弱濒死的模样。 萧锋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知道有时人之将死,仍会因为某种执念回光返照。 传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人,都是走过一回鬼门关的九世善人,得了阎王爷的怜悯格外开恩,准其返回阳世遂那未了心愿。 回光返照的人虽然看起来健康如常,却早已没了三魂七魄,再无药石可回。 莫说是千年的老参,就算是偷来王母娘娘的蟠桃,也无法再留住怀中的美人。 萧夫人恰好将此幕瞧在眼中。 她曾听萧锋说过,有一位朋友急需参王入药,莫不就是他怀中的妹子? 眼见又是一场生离死别,将她从悲恸中唤醒。 她强收戚色,走到萧锋的身边,从怀中取出一只布囊。 “这株参王,给你。看成色足有两千余年,本来是够你我两家分用。可是遐岭已经死了,妾身也无意苟活。这株参王,对妾身已是无用。不如就成全了萧侠士吧。” 》》》》》敲黑板时间《《《《《 依上章所述,今天我们就要好好来讲解一下盘踞热搜多日的三星堆考古最新进展,结合本作介绍的史学知识点来理解三星堆。 首先要说的是,三星堆的最新考古成果为笔者的上古史观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让笔者对本系列的后续作品更加自信。按照现在已有的系列小说题纲来看,不但不需要做大的改动,而且还因此丰富了血肉。 古蜀之史,不在中原《经》《典》。汉?杨雄《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是研究古蜀国的重要史料。其实最早成名与蜀地的学者,首推尸佼,著有《尸子》。所谓“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就是由这位大师首提。 “尸子著书,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荀子书录》 就是因为尸子没有按照儒家的史观说上古史,所以《尸子》一书在过去两千余年里不为学者重视。但是这本书中对于三皇五帝时期蜀地与中原的联系有过详实的描述。 ①尧南抚交址,北怀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有馀日而不足于治者,恕也。《荀子?王霸篇》,《墨子?节用》曾引。贾谊《新书?修政语》补注: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 这是关于尧帝时期,中原与交趾(两广),蜀地,越文化有交流的直接记录。 p.s.敢那么直白,以《新书》为书名的都是大神。比如贾谊,比如新番巨。 ②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其致四方之士。尧闻其贤,征之草茅之中。《吕氏春秋?贵因篇》,《管子?治国篇》,《庄子?徐无鬼》,《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曾引。 可见帝舜曾经在四川发展。 ③舜事亲养老,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续身、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也。 雒陶,雒氏。雒城,广汉古邑。 这些史料来自于战国时代,无论可信几何,至少都可以证明中原与蜀地的联系早在三代以前,并非独立文明。 三星堆,得名于三星村。因为当地有三个小山丘和月亮型的湖泊组成了三星伴月的图案,因此得名。 三星伴月,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三星堆的青铜面具,主要有三种面目,一,纵目人(双眼突出)。二,广目人(见彩蛋章)。三,斜目瘦高人。其中方目人和斜目瘦高人的形象在盘龙城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能找到高度相似的图腾对应。 根据人像以及其他图腾器物判断,当地应该出现过三个部落的人,分别对应了以虫,鸟,鱼为图腾的三个部落。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深挖一下蜀王世袭: 一世蚕丛,“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华阳国志》。所以蚕丛属于纵目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蚕丛氏以虫为图腾,本文有引“蜎蜎者蜀”。蜀字,也来源于虫图腾。无独有偶,《说文》:禹,虫也。大禹的禹字,也是来源于虫。 二世柏灌,《华阳国志》做柏灌,《三都赋》,《太平御览》从之。《蜀王本纪》做柏濩,《艺文类聚》做伯雍。灌,濩,雍,到底哪个字正确?笔者的求同存异论又来了。这三个字,加上雒城的雒,四字有共同点:都与水,鸟有关。《康熙字典》引《山海经》:青丘之山又鸟,名灌灌。注,灌灌或作濩濩。可见上古二字通。《水经》:四方有水曰雍。《诗经》:雍雍鸣燕,旭日始旦。雍是启明燕的叫声。《说文》雒,鵋?也。释鸟又曰:怪鸱。一说“商命玄鸟”既雒。柏,伯,都有大的本意。可见柏灌的本名无论哪个版本正确,其意均为大鸟,其族以鸟为图腾。wap..OrG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三世鱼凫,以鱼为图腾,三星堆多件鱼图腾器物出土。 四世杜宇,又名望帝,杜鹃也。 五世杜灵,始号开明,至秦金牛计灭蜀,苴。两国王姓皆从杜氏。 望帝为杜鹃,说明四代以后蜀地政权被鸟图腾氏族掌握并世袭。我们之前说,雍是启明鸟的叫声,开明的国号便是因此。三星堆国宝级出土物“扶桑神树”,每一支青铜枝头都有一只精致的铜鸟。九错扶桑代表太阳,铜鸟代表启明鸟(伯雍之雍有启明燕叫声的意思)。此外,三星堆还有头戴皇冠的鸟图腾(下一章彩蛋),以及形形色色的尿**,这些都是鸟图腾部落长期控制蜀地的证明。 在三星堆青铜人像中,纵目人虽然被视为典型,但是出土件数远远不及斜目瘦高人。因此斜目瘦高人,鸟图腾部落,伯灌,杜氏应属系。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发现这三类器物高度融合,两地青铜器人物形象又有微小不同。而且部分遗址,器物有火烧,毁坏痕迹。 说明这三个族群在成都平原长期共存,曾经共同盟誓(三星堆三星伴月形象可能为人造)。最初该地区以土著纵目人为盟长,后来盟主渐渐被斜目瘦高人控制,这中间可能出现过战争。 虫图腾部落可能与夏后氏大禹有渊源,虫图腾(蛇图腾)部落与鱼图腾部落的融合出现了其后的龙图腾。而鸟图腾则是与商人有渊源。因此甲骨文中大量记载了和蜀人的通商关系,说明商蜀友好。但同时,武王伐商时,又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部响应牧誓。我们之前提到过,庸(随)是姒姓方国(与夏同源),羌与夏同源。其他六部虽然无法准确讲出其派系(此处之蜀,可能为虫图腾之部落特指,而并非亲商的开明氏部落),但应该都非亲商派系。 笔者曾经说过,夏与商是长期并存的两个文明。在商代,大夏部落仍为崆峒之长。 所以古蜀国并不是孤立文明,他从一开始就与中原的几大族有交流融合。其陶器器型与盘龙城(古随国)遗址相同,反映出了其夏文化渊源。而青铜器,鸟图腾与太阳崇拜又显示了其商文化渊源。 此外,再附赠一些三星堆考古发现的解释: ①象牙。本书前文提到,上古黄河流域产象,汉代长江流域产象。因为象牙将三星堆和印度建立联系的说法十分荒谬。 ②贝壳。参考本文分析的上古水文,古有西海,四川最近海处就在松潘湿地。《尸子》: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这就是鱼凫氏,鱼图腾和贝类的来源。 ③太阳圆盘。三星堆太阳圆盘五芒,象征五色,象征王权。《尸子》:日五色,至阳之精,象君德也。五色照耀,君乘土而王。又: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五芒太阳圆盘,结合扶桑树,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崇拜的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太阳图腾都没有单独呈现五芒形象。扫叶僧的兰若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