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言情小说 - 废后阿宝在线阅读 - 废后阿宝 第13节

废后阿宝 第13节

    第13章 神技

    金明池方圆九里,垂柳蘸水,烟草铺堤,始建于后周显德七年,原本是周世宗为演习水军之用,后几经增修扩建,已失去了当初的作用,成为皇帝春游与观看水戏之所。

    南岸有座面北临水殿,深入水中数尺,外铺月台,是官家赐宴群臣之所。岸边设有彩棚,皇亲国戚、后妃宫眷、宰执大臣及其家眷均在此休息。

    梁元敬与画院同僚也分得了一个棚子,位于二品宰执与六品京官之间。

    处在这个位置,并不意味他们的品级有多高,完全是因为这个地段有优势,可以更好地看清池面情景,方便他们作画而已。

    翰林图画院包括梁元敬在内,画学正、待诏、艺学、祗侯、供奉等,一共来了六名。

    此六人负责今日作画,但并不是所有人的画作都会有幸收入禁中书画库珍藏。

    待画作完成后,统一由勾当官面呈御前,由官家钦点为“神品”的才有此荣膺,因此这六人虽是同僚,有的甚至还是上下级关系,但也存了点竞争的意思。

    其余诸人便是画院的画学生,他们不用作画,只用在这六人作画时从旁观看,学习技法。

    此外帐中还立有内侍省小黄门数名,负责在他们作画时侍奉笔墨,听候差遣。

    阿宝自目睹棂星门盛况后便兴致不佳,呆呆地坐在一张圆凳上,看着池面不远的水戏。

    东京城的水戏是最好看的,有“舞狮舞豹”、“掉刀蛮牌”、“水傀儡”、“水秋千”。

    前面几个就不说了,要数阿宝最爱看的,还是这水秋千。

    在船上架起秋千,一人立在秋千上,越荡越高,直至荡到架子最高处平齐的地方,然后倏地松手,人斜飞出去,在空中翻个筋斗,一头扎入水中,其场面之惊险刺激,直叫人捏一把汗。

    昔年京师中最会荡“水秋千”的艺人,还得是宋康宝,诨名“一身胆”。

    他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不仅荡的最高,翻筋斗的姿势最漂亮,连入水时激起的水花也最小,让人不得不叹服。

    当年阿宝最爱看他表演,还曾召见过他,当面赏了他一只银碗。

    现下“一身胆”也不知何处去了,正在荡水秋千的人不是他。

    阿宝托着腮出神,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

    忽闻耳畔有人问:“为何不开心?”

    阿宝扯唇一笑,心说你又知道了?故意嘴硬道:“你哪只眼瞧出我不开心了?”

    梁元敬原本正执笔作画,此时停下来,认真地打量她一眼,问道:“水戏不精彩么?”

    “就那样罢,不如当年。”阿宝跷着腿点评。

    梁元敬便点点头,继续作他的画去了。

    阿宝不再看水戏了,而是盯着他的侧脸发呆,心道水戏还没梁元敬好看。

    这念头甫一出来,阿宝就把自己逗笑了,因为她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梁元敬荡水秋千的样子,他这样单薄的身板,恐怕会在秋风中瑟瑟颤抖罢。

    但倘若当年,真的是他表演的水秋千,就算他技艺不佳,阿宝觉得,自己恐怕还是会赏他银碗的,说不定还多赏几个,看在他这张脸的面子上。

    想着梁元敬两手捧过银碗,跪伏在地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样子,阿宝越想越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笑什么?”梁元敬移来视线。

    “关你什么事。”

    阿宝心想你真是管得太多了,我不开心你要问,笑了你也要问,再说你不用作画的么,别人都画完一半了,你才刚刚起了个头。

    然而人一笑起来,就如被挠了痒痒一样,竟停不下来。

    阿宝越笑越开怀,反正除了梁元敬也没人听得见她,最后竟笑得从圆凳上摔了下来,一屁股栽在地上,然后又被自己逗乐,笑得愈发大声,惹得梁元敬画也不作了,频频朝她望过来,一脸莫名其妙。

    阿宝捧着笑痛的肚子,心道疯了疯了,自己真跟个失心疯没什么两样。

    但其实今日,她原本还是有点难过的,尤其是在看了薛蘅有多么受东京城居民欢迎的时候。

    可梁元敬彻底扭转了她的坏心情,但仔细一想,他其实什么也没做,只是问了她一句,“是不是不开心了”。

    这样的话,使阿宝心底觉得很熨帖,让她知道,即使全天下的人都不喜欢她,但至少还有一人,是会关心她心情好坏的。

    这人便是梁元敬,她曾经最讨厌最痛恨的人。

    命运真是如此的神奇,她阿宝变成孤魂野鬼后,偏偏哪里也不去,就待在了梁元敬身边,这也许就是天意罢。

    阿宝忽然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好奇,蹭到梁元敬旁边,喊他:“哎,梁元敬。”

    “嗯?”他微微侧头,眼神专注且温和。

    “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我和薛蘅,你觉得谁更好看?”阿宝期待地问。

    “……”

    梁元敬嘴唇动了动,正待开口,阿宝却突然感到害怕了。

    万一答案不是她期望的那个怎么办?

    那她恐怕会大为光火的,可为了这等小事大发脾气,又有点尴尬。

    啊啊啊,自己真不该问出这个问题!

    “你别说!”阿宝抢在梁元敬出声前率先阻止道,“你什么也别说!”

    梁元敬面带犹豫:“其实……”

    “我不听!”阿宝掩着耳朵迅速后退,“我不听!哇哇哇哇!我什么也听不见!”

    梁元敬:“…………”

    “阿宝……”

    “你别跟我说话了!”阿宝说,“该有人觉得你奇怪了!”

    侍立在梁元敬身后的小黄门惊疑不定地看着他,想必正一头雾水。

    事实上,梁元敬因时常跟阿宝说话,在外人看上去就像在自言自语,再加上他总是默默望着一个方向出神,这种反常的举止已经招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就连家里的余老最近都发现公子的奇怪之处了。

    阿宝不希望他变成众人眼里的疯子,便飘去了彩棚离他最远的地方坐着。

    其余五人的画都已作的差不多,只剩下最后的细化,阿宝反正也品鉴不出画的好坏,便都凑过去瞧了瞧。

    瞧来瞧去,最后还是觉得梁元敬画的最好。

    且阿宝发现,他作画与旁人不同。

    因熟宣或熟绢不易改动,所以时人作画,一般使用炭笔起稿,再勾勒轮廓,逐步填彩。

    一幅完整的工笔画要经过平涂、统染、分染、提染、罩染等多道繁复工序才可成图,画出的图注重以形写实,色彩富丽,笔法巧密精细。

    而梁元敬仿五代徐熙,不起草图,直接以没骨法,用色彩渲染出物象形态与神韵,不仅简化了作画工序,缩短作画时间,而且画出的图形神兼备,自成意趣。

    棚里的画学生们原本三五成群地分散在六位画师身边,各自观摩学习,不时扭头与同窗交流心得,点评画技。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些人全部聚拢在了梁元敬的周围,导致画学正在内的其余五名画师形单影只,脸色纷纷难看到了极致。

    其中尤以那姓秦的画学正脸色最为难看,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

    阿宝心想,他这个上司,手底下有梁元敬这样惊才绝艳、耀眼又抢风头的下属,也不知是他的福,还是他的孽。

    一炷香后,内侍省勾当翰林书画局进来征集六人画作。

    梁元敬恰好收完最后一笔,那一笔笔酣墨畅,淋漓尽致,简直将他平生画技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众画生看得目不转睛,额生瀑汗,不约而同齐声大喊:“好!”

    梁元敬搁笔,后退一步,面色淡然地站定,一派温雅谦和的君子之姿。

    “……”

    不知道别人如何,阿宝反正是看呆了。

    待勾当官取走六人画作之后,梁元敬连坐下来歇会儿喝杯茶的工夫都没有,就被众画学生围住了讨教技艺。

    那剩余五名画师无人问津,越发地尴尬,只能各自借着品茶加以遮掩。

    忽听画学生中有一人惊叹:“此真乃神技也!”

    这未免就吹捧的过头了。

    此话刚一落地,角落里便有人重重地哼了一声,一名同样是画院待诏的人不以为然道:“什么神技?不过区区一炫技之徒耳。”

    五人中,由这人出头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他是待诏,与梁元敬是平级,若此话由艺学乃至翰林供奉说出,未免有以下犯上之嫌。但若由上司画学生说出,又有嫉贤妒能、不容下僚的嫌疑,很毁他官声,所以由这名待诏来发声是很合适的。

    他是画院官僚,众画学生不敢直言反驳,但也有人用蚊呐般的声音哼哼道:“炫技之徒至少有技可炫,不是么?”

    “是!说的太是了!”

    阿宝大声附和此人,只可惜她说的再大声,除了梁元敬也无人听见。

    她忍不住问梁元敬:“你就不驳一驳他们么?他们现在可是在说你沽名钓誉,画技拙劣!”

    梁元敬捧着茶,微微一笑道:“不必,我画技如何,心中自有分辨,与旁人如何看我无关。”

    “……”

    这人有时候真的太心平气和了,很难说他到底是有脾气还是没脾气,他似乎永远都是那副浅笑怡然、万事无法奈我何的样子。

    阿宝倒替他气得不行。

    此时棚中已争辩起了究竟是黄筌、黄居寀父子的工笔画法好,还是徐熙的没骨法更优越。

    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引起争论的梁元敬本人却安然坐着品茗。

    阿宝听得一窍不通,却也横插一杠,冲进去大吼一句:“都别吵了!听我的!梁元敬画的最好,他的画技甩出你们十八条街!”

    梁元敬听了,险些“噗”地一声,将口中的茶尽数喷出来。

    吵得正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官家身旁伺候的入内内侍省都知冯益全进来了,后面还跟着几名小黄门,皆手捧漆盘,上面用红绸布盖着。

    阿宝一看便知,红布下盖的是用来赏人的银锭。

    她悄悄飘去梁元敬身旁,附在他耳边说:“恭喜呀,梁大人,你要发大财了。”

    可最后赏赐下来的银锭竟没有梁元敬的份。

    冯都知眯眼笑着道:“官家口谕,宣翰林待诏梁泓入水殿觐见,梁大人,跟臣走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