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人的心思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人的心思

    “靖哥哥把咱们都接去,肯定盖的大房子,有很多屋子……”小妮高兴得几乎雀跃,不知疲倦地跑前跑后,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李秀成靠近了亲姐,低声说道:“大靖哥是啥样儿人,姐,你心里应该清楚,别胡思乱想的。”

    李秀姐愣怔了一下,没想到竟被小弟看穿了心思。转头看着小弟,她好象不认识似的。

    “姐,我长大了。”李秀成呵呵一笑,挺起了胸脯。

    李秀姐眨着大眼睛,慢慢露出了笑容,点头道:“嗯,秀成长大了,我很高兴。”

    “张将军亲自来送咱们,这是给大靖的面子啊!”赵青山望着前方,发出了感慨,“咱们哪,以后也要沾大靖的光了。”

    陈有善连连点头,又郑重告诫道:“大靖看得起咱们,到了广鹿岛可别给他丢人,更别仗着势胡作非为,给他找麻烦。”

    孙六岩跛着脚,走得却不慢,开口说道:“咱们都是老实人,哪里会欺负人?陈叔,你就放心吧!”

    “欺负人自然是不行。”陈有善继续说道:“可大靖让咱们办的事情,也别怕得罪人。”

    赵青山说道:“就是这个理儿。大靖召咱们去,是信得过咱们,让咱们做帮手,可不是养着咱们白享福的。”

    “阿秀。”陈有善转向李秀姐,和蔼地说道:“大靖既管军,又管民,肯定忙得很。家里你就得撑持起来,别再让他操心。六岩家里的,王贵家里的,都能帮你,有事别抹不开面子,尽管招呼她们。”

    孙嫂在旁笑着说道:“阿秀,陈叔说得是,以后有事儿,千万别客气。”

    王贵家里的也在旁痛快地答应,这让李秀姐的心里很是热乎,也感觉轻松了许多。

    “阿秀,快去与张将军见礼,还要多谢他这些日子的照顾。”陈有善眼看快到了近前,赶忙提醒着李秀姐。

    李秀姐上前几步,敛衣施礼,“劳烦张将军相送,民女如何敢当……”

    陈有善捋须微笑,对自己这些日子所教的言辞礼仪,以及李秀姐的表现,相当地满意。

    将军夫人嘛,哪能还和村姑民女似的,言谈举止都得有那个样子。

    ……………….

    广鹿岛西是望海埚,北面则是归服堡和红咀堡。

    归服堡于永乐二十年修筑,为防倭寇侵扰,定名为“归服堡”。嘉靖三十三年又重新修复,驻守官兵一百三十名。

    归服堡是后世城子坦的前身,土堡周长一千五百余米,有城门一座,虽然已经残破,但要修复也不是很困难。

    郭大靖用枪尖用力捅了捅裸露出来的墙心土,很坚硬,跟石头差不多。

    “传说是用豆浆、糯米汁和的黄土,再夯实修筑。”一个出身当地的小军官介绍着,“外面包青砖,十分坚硬牢固。”

    没有水泥的话,倒也有可能。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此堡很好,加以修复的话,将成一要塞。”

    郭大靖所说的要塞,自然是棱堡。以火枪、弓弩、轰天雷、抛石机防御,如果有重火枪就更加犀利,足以抵挡十倍之敌。

    没错,郭大靖参照历史上的攻坚战例,比如雅克萨围困战,尼德兰战争,都显示出棱堡在战术战略上的巨大成功,也给了他十足的信心。

    而归服堡之所以成为首选,还有它规模不大,利于修筑和防御。如果城池太大,郭大靖也拿不出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耗费不了太长的时间。

    在陆地上有一处坚固的堡垒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为基地,逐渐向建虏统治区渗透发展。从敌占区到游击区,直至把建虏挤走打跑,完成收复失地的目标。

    如果要省事儿的话,也可以借旅顺,但多点辐射的话,更能令建虏顾此失彼。

    由旅顺沿着海岸线向东,便有望海埚、红咀堡、归服堡、黄骨岛堡等明朝时所修的墩堡,一直到镇江(九连城)。

    这些沿海墩堡虽然都有些残破,但主体还在,修复起来困难不是很大。而且,建虏放弃了沿海地区后,占领更是容易。

    郭大靖在广鹿岛对着的陆地进行了一番巡视堪察,山川、河流、树林、墩堡、道路,一幅立体的地形地势图已经印在脑海。

    原本是纸上谈兵的想象中的作战方法,现在也是更加地清晰明确。

    建虏虽然放弃沿海地区,但东江军为何没有加以占领,主要是担心建虏骑兵的快速奔袭。

    况且,占领了陆地的堡寨,也并没有太多的收益。

    屯田垦殖吧,很可能就象锦州和宁远,是给建虏准备。全靠海上运输补给,粮饷缺乏的东江军难以长期支撑。

    这也就是在辽南只有旅顺堡一个据点的原因所在。金州固然摆在眼前,可你占领了又守不住,无论是驻兵太多,还是移民耕种,都是不现实的。

    没有令人放心的城池或险要展开防御,登陆长期占领土地,不是东江军目前要考虑的战术。

    为了占领金州,大将张盘前往南关指挥掘壕灌入海水,却遭到建虏骑兵突袭,阵亡殉国;现在,李维鸾还想实施此计划,收复金州。

    郭大靖同样也盯着金州,如果能收复并抵挡住建虏的进攻,那里就能安置辽民数万,有上百里沃土可耕种。

    而以前的困难,也正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换,战术打法的改变,正在逐步的解决。

    壕沟胸墙工事,挖掘构筑的时间很短,动员的人力足够的话,完全可以在建虏得到消息再出动骑兵前,完成并形成防御力。

    在郭大靖的计划中,只要重火枪买到,哪怕只有几百枝,配以弩弓、地雷、抛石机,也足以展开收复金州的行动。

    当然,时机也很重要。之所以把计划定在明年春夏,是因为皇太极要率兵攻打土墩兔,如果历史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进行的话。

    郭大靖在残破的归服堡勘察了半天,丈量绘制了图纸,未来的棱堡如何修筑,也有了大致的盘算。

    依托原有的堡寨土墙,在外侧再用土夯出几个尖端,变成星星状,应该是郭大靖想到的最省事省力的办法。

    “尖形的马面?!”刘奇士看着兄弟画出的图形,略有些奇怪地说道:“看起来怪怪的,可想想,确实很厉害。”

    郭大靖笑道:“哪里厉害,大哥,你说说。”

    刘奇士伸手在图纸上比划着,“敌人攻这面的话,就要遭到侧面和正面的交叉打击。嗯,差不多是三面夹击……”

    棱堡的实质就是把城塞从凸多边形变成凹多边形,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面(通常是2-3个),遭到交叉火力的多重打击。

    而在中国古代的城池要塞,除了城墙通常要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

    从杀伤效率来说,棱堡要超过马面;对攻坚并不擅长的建虏来说,恐怕将成为尸横遍地的噩梦。

    “大哥说得极是。”郭大靖伸出大拇指,赞道:“我军野战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建虏争锋,某便想利用要塞防守反击,消耗其人力物力,增强将士们的敢战之心。”

    刘奇士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建虏来攻,就让他们吃个大亏。”

    停顿了一下,他又冷笑道:“就是不知道宁远、锦州是怎么回事,城池坚固,还有西夷大炮,又有数万守军,被建虏一攻便嗷嗷乱叫,全无信心。”

    郭大靖苦笑一声,说道:“龟壳炮塔流都玩不好,也确实可笑。唉,不说他们了,还是干好咱们的事情吧!”

    “朝廷会让咱们出兵牵制吧?”刘奇士开口问道:“实力还未恢复,硬着头皮出动,怕是要伤筋动骨,今年就只能窝着休整啦!”

    郭大靖摸着下巴长出的短胡须,说道:“那倒也未必。大规模的发动很困难,可小规模的袭扰还是能做到的。我要亲自领兵出动,以战代练。”

    “别忘了你是主将。”刘奇士翻了翻眼睛,说道:“没你还打不了仗了?”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总得带带他们,以后才会放心调用。”

    说着,郭大靖岔开了话题,说道:“阿秀应该到了岛上,也不知道这些日子住得习惯不习惯。”

    刘奇士笑道:“这喜酒还没喝呢,咱们赶紧回去。你不着急,人家半年见不到你面,心里该犯嘀咕了。”

    郭大靖点头道:“行,巡防就到这儿吧,我心里也有数了。”

    …………………

    两进的院落,房子很宽敞,尽管只是白灰刷墙,家俱也很简陋,但李秀姐等人却是很满意。

    可虽然住得舒服,李秀姐的心里还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一日不见到郭大靖,不知道郭大靖对自己的态度,她总归是放不下心来。

    “秀姐,你吃啊!”藤野英热情地给李秀姐夹着菜,还热情地做着介绍,“这是郭将军传授的菜式,清水煮杂色蛤,可鲜啦!”

    特产蛤叉(蓝面镜蛤)、杂色蛤,鲜美异常,是其他沿海地区罕见的珍品。清水煮杂色蛤、蛏子等,看似简单的方法,却保持了贝类的原有的鲜香。

    “谢谢。”李秀姐慢慢吃着蛤肉,说道:“这里有孙嫂、王嫂照应着,不能老是麻烦藤姑娘过来。”

    藤野英差不多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对李秀姐弄错她的姓氏也毫不在意,有时候还下厨做菜做饭,蹭上一顿。

    “不麻烦,秀姐不用客气。”藤野英笑着说道:“这是郭将军交代过的,要是照顾不好,我要受处罚的。”

    哦,李秀姐信以为真,又好奇地问道:“军队上女兵多吗?以前可没听说过。”

    藤野英把蛤壳放到桌上,开口解释道:“以前是没有的,现在也不多。郭将军让我招募一些胆大心细、手脚利索的,救护伤员。”

    “救护伤员?”李秀姐想了一下,眼睛睁大,“那岂不是要上战场?”

    藤野英点了点头,说道:“训练好了,肯定是要上战场的。但也不是冒矢石,而是在作战部队的后面。”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道:“除了妇女救护队,还要组织女民兵。平常干自家的活,抽出空闲进行操练。真要到了危急时刻,男女老少都要上阵杀敌,不能等死啊!”

    李秀姐垂下眼帘,有意无意地又缩了下残疾的手臂。

    藤野英注意到了李秀姐的神情和小动作,有些怜悯,却也有些优越感。抿了下嘴角,她垂下头吃饭,不再吭声。

    她没有宝镜,只有模模糊糊的铜镜,大靖对自己好象比对她要好一些呢!

    要不是她和大靖早于自己相识,还有过共患难的经历,再加上自己的出身,不是汉人……

    藤野英心里这样想着,却也有些无奈。郭大靖是个重感情的,她在相处的这段时间能够观察判断出来。

    她也只能继续等待,看郭大靖和李秀姐是否能情投意合地生活下去。

    好吧,就算你是大妇,还要看大靖更喜欢谁。藤野英自己安慰着自己,吃过饭又和李秀姐亲热地说了会儿话,便彬彬有礼地告辞。

    李秀姐除了还有些自卑外,倒没对藤野英和郭大靖的关系想太多。

    按照她传统的思维,男人当大官或是有钱,就算再纳侍妾是很正常的事情。她已是个半残之身,可不敢再有善妒的坏名声。

    转回自己的房间,李秀姐从床下拿出做了一半的大红喜服,带着幸福又羞赧的微笑,并不太利索地用一只手继续缝纫剪载。

    这是郭大靖留下的绸帛布料,虽然没有过多的交代,但心意已明。

    在那个时候,粗布已经不易得到,何况是高档的绸帛?从这些料子上,李秀姐也看出了郭大靖的重视。

    兄弟李秀成的话虽简短,可却让李秀姐有如恍然大悟般的感觉。

    人家郭大靖都没嫌乎,成天自艾自怨多招人烦。要真觉得配不上,明说呀,人家也没勉强。

    一边吃着人家,喝着人家,用着人家的,一边还矫情,哪里这样的人呢?

    陈有善也开解过她,使得她的心结慢慢打开。既然郭大哥要娶自己,那就贤惠温良,知疼知热,做个好媳妇。

    ……………….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