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戏明在线阅读 - 戏明 第427节

戏明 第427节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越辩越明!

    他就喜欢这种爱动脑子的年轻人!

    这本来就是广撒网,能捞几条鱼就捞几条鱼!

    文哥儿立刻热情地询问马理怎么称呼、来自哪里、师从何人。

    没等马理自己回答,其他人就代为吹嘘一番,表示这位就是他们杨督学赞不绝口的生员之一!

    当时杨一清是这样夸的:“康之文辞,马、吕之经学,皆天下士也!”

    康海写文章的水平,马理、吕柟的经学水平,那都是当得起“天下士”这个名头的!

    马理这人出了名的能言善辩,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五岁时便已经闻名乡里。他也不是死板的理学家,相反,他本人研究五经时也经常推陈出新,提出不少有趣的“新义”。

    前些年马理听闻三原前辈王恕派儿子归乡创办宏道书院,第一时间前去求学,如今已经被书院举荐到杨一清这边准备让他今年正式下场应试。

    文哥儿一听,是杨一清狠狠夸过的学生,而且还曾就读于王恕创办的书院,这关系多亲近呐!

    看看这名字,马理马理,不学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在可惜了!

    他很是热络地拉着马理聊起天来,主要是说,你知道不,你们陕西提学官杨督学,我师叔;你们三原前辈王阁老,如今住在我们长安街,我还去他家蹭过饭!

    四舍五入一下,我们怎么看都算是老熟人了对不!

    马理:“…………”

    这小神童说的话都是听起来有那么一点道理,细品又觉得他纯粹是在胡说八道。

    两个人就着文哥儿提出“新关学”理论深入辩论了半天。

    马理觉得文哥儿确实有很多有趣的奇思妙想,文哥儿也从这位自幼酷爱研究经学的关学传人里淘到许多自己没注意过新鲜观点。

    两边越聊越起劲。

    满意,非常满意!

    众人一开始还能插几句嘴,后来就改成在边上吃吃瓜果喝喝茶,顺便轮流记录一下他们都讨论了啥。

    不轮流记不行,他们都太能说了,一个人负责记的话会累死人!

    直至快把马理整个人都掏空了,文哥儿才依依不舍地放过他。

    “可惜吕兄没来。”文哥儿惋惜地道,“若是吕兄来了,我们一定也能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刚才大伙说了,杨一清对康海、马理、吕柟赞不绝口,现在康海和马理都被他嚯嚯过了,只剩一个吕柟了!

    马理说道:“仲木年方十八,正是要专心读书的时候,向来不喜出游。等他以后下场应试,自然有机会在京师相见。”

    若非杨一清这位提学官开了口,他们也很难在这个备考的关键时刻告假出来放松游玩。

    文哥儿知道这年头不管官学还是私学都学规森严,一般人是很难像他哥那样心血来潮想出去游学就直接逃课的。

    他也没多遗憾。

    第二天文哥儿就跟大伙一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长安街”选购物廉价美的风领和暖耳。

    西安府这边北临草原、南靠秦岭,市面上最红火的就是绒褐毡裘生意,皮、毛、绒一应俱全。

    这边的皮货便宜又实在!

    现在买了先赶在春寒料峭的天气用几天,到了冬天还能继续用!

    他们这些新科庶吉士兜里也没有多少余钱啊,谁还不是精打细算的打工人咋滴!

    文哥儿甚至还推出王九思这个老秦人来砍价。

    都是老乡,还搞团购,老板你不便宜点说不过去啊!

    砍价砍到最后,文哥儿甚至还祭出“不卖我们就走了”这一大杀招。

    最终大伙都拥有了便宜到难以置信的新暖耳和新风领。

    文哥儿美滋滋地把新到手的暖耳一戴、风领一裹,感觉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区区闯荡大西北完全不是事!

    脸皮极薄的王九思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踏入这条街。

    作者有话说:

    文·精打细算·崽:美滋滋,美滋滋!

    同行小伙伴纷纷在回忆录中记录:王慎辞这人呐,从小就不要脸……

    *

    更新啦!昨天莫名就很萎靡!早起总感觉要感冒!

    思来想去,应该是最近又降温了!用起了我的烤jio器!温暖每一个码字的冬天!(躺平

    *

    注:

    1马理介绍:参考《明史》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

    -

    其中康海、吕柟后来都考了状元,不过仕途都不算特别顺利(毕竟他们这个时期就算躲过了正德,还会迎来嘉靖)

    马理则被当时的人夸作张载传人!(事实上他们搞的都是程朱理学)

    仕途折戟沉沙以后,康海、王九思回家搞戏曲去了,吕柟搞起了讲学,当时有人评价“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独守程、朱不变者,惟柟与罗钦顺云”

    大概是在说大家都跟这王大仁和湛若水他们搞异端学说,只有吕柟他们初心不改(?)

    仔细一看,全是熟人!(bushi

    -

    2康海弹琵琶:

    据说康海回老家后沉迷玩戏曲,闲着没事就去找王九思弹唱

    康海回老家这事,看起来还有点冤

    当时李梦阳被下了诏狱,很多人都说他必死无疑,急得他给康海传书说“对山救我”

    康海思来想去,豁出脸去求了同乡刘瑾

    刘瑾本来就想拉拢这位同乡状元,自然乐于给他这点面子

    李梦阳很快获救出狱

    没两年刘瑾倒台,大家都说康海是刘党,把他给踢走了

    据说康海回家写了部戏叫《中山狼》,讽刺李梦阳不仅没替他说话还落井下石

    也有人说《中山狼》是康海他们的老师写的,不过结论还是写来讽刺李梦阳(?)

    【《中山狼传》,见马中锡《东田集》。东田,河间故城人。正德间,空同、对山,皆其门生也。按《对山集》有《读中山狼传诗》云:”平生爱物未筹量,那记当年救此狼!”则此传为刺空同无疑。】

    李梦阳,字空同!

    -

    王九思骂李东阳,康海骂李梦阳,相似的名字,相似的命运,这老李小李,啧啧啧!

    康海王九思两人老家离得近,沉迷创作戏曲和交流戏曲,开创了有名的“康王腔”!

    -

    3传说中的明朝文坛“前七子”,目前已经出场了:李梦阳,王九思,康海,徐祯卿

    还有三个,我还不认识(bushi

    前七子大多都仕途不顺或者英年早逝……由此可见,正经人谁搞文学创作!

    第359章

    文哥儿把西安府里里外外逛了个遍不仅趁机给京师的亲朋好友寄了信,还给王九思这位小伙伴增添了不少“此生不想入长安”的美好回忆。

    因着杨一清手头还有些活要交接,这几天都没法出发,文哥儿还兴冲冲跟着王九思回了趟他鄠县老家。

    王九思家就在鄠县渼陂那一带位置就在长安西南边是杜甫被岑参等人拉去游湖后写过《渼陂行》的景点(有老杜的日记诗为证: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既然是几位大诗人游玩过的好地方,文哥儿自然也约上大伙一起乘船游玩去。

    这可是老杜写过诗的地方我们且把船停在水中央沾沾文气写不成诗不许下船!

    李梦阳乐道:“万一一会你哥学你爹夺门而逃,你岂不是要赔船家钱?”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笑作一团。

    王守仁还真煞有介事地走到游船门边研究起来说实话,这门真的挺好拆的只需要设法把它从门轴对应的凹槽里抬起来就能卷门跑路。

    眼看他哥有些跃跃欲试,真想把门拆下来看看,文哥儿立刻跳过去把王守仁从门边拉回来。

    不可,不可!

    这可不兴拆啊!

    拆坏了要赔钱的!

    王守仁见他一脸警惕地拉着自己也不由笑了起来抬起手薅了把他的脑壳:“你小子想什么呢?我是那种闲着没事拆门的人吗?”

    文哥儿便当众揭了王守仁老底:“你是!”

    他还给大伙讲起了王守仁当年试图“格竹致知”的往事他哥本来就是那种闲着没事对着竹子看足好几天的人啊!

    互揭老底这种事王家父子兄弟之间已经干过无数次脸皮早就练出来了,王守仁对此浑不在意。

    王守仁马上也跟大伙分享起文哥儿小时候的逗趣往事。

    比如拿到书后怕他爹给他布置超纲功课自己偷偷把所有内容先预习一遍啦。

    比如练字时偷偷练个十遍八遍才挑出最满意的给人看假装是自己一口气写出来的啦。

    比如被李兆先怂恿后背着所有人偷偷写文章给李东阳点评结果被李东阳传得人尽皆知啦。

    唉小时候的弟弟多可爱,他都不忍心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