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41节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41节

    “明嘉,你也别光顾着弟弟妹妹。给你这个,这个该叫什么,外甥?拿点儿吃的过来。”程红春打圆场,心里却在说能不能都别哭了,她侄子过三生,旁边有个默默垂泪的,那边还有一个扯着嗓子嚎的,总不能都当成助威吧?

    何明嘉应声,他拿盘子,夹了几块鸡蛋糕,又拿了一串山楂红,递了过来。

    程柏瑞觉得鸡蛋糕好吃可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是用纯蛋白加白砂糖打发之后,搁锅里蒸的。没错,就是他们自己蒸的。然后在鸡蛋糕里加山楂酱或柿子酱,酸酸甜甜的,很合小朋友的口味。

    拿到吃的,程柏瑞就顾不上哭了,逮着就开始吃。完事,李盼弟又让何明嘉帮着拿了几次。

    吃到多半饱的时候,程红秋去厨屋给程小墩下面条,只有一小碗,小碗里也只有一根面条。端着碗从厨屋里走出来,她招呼程涛他们去西屋看孩子吃长寿面。

    早晨吃那碗是风俗,年年过生年年吃。中午吃这碗是过三生时候的独有仪式,程红秋这一招呼,堂屋里的人呼啦啦都站了起来。

    程涛边往外走边说,“西屋就那点空,挤满了都得,要不把小墩抱到堂屋来?”

    程红秋摇摇头,“没那么多事儿,就一根面条,你在旁边指挥着,让孩子吸溜下去别咬断就成。”此意为保佑孩子顺顺当当的。

    现在很少讲究这些了,说白了就是图个心理安慰。程小墩的情况特殊些,他这不是要去省城检查身体去了吗?所以不管是俩姐还是程涛,都想寓意好点儿。

    那既然都这么选择了,当然得做到最好。

    程涛走进西屋,和婶子、大娘、嫂子谁的问了声好,就走去了自家崽儿身边。

    “爸爸!”程小墩还在啃鸡肉呢,旁边摆了几块啃的干干净净的鸡骨头,上面甚至找不到一个肉丝儿。

    程涛接过他姐递过来的碗,让程小墩看看里面,“看到里面这个面条了吗?”

    “嗯。”

    “爸爸把这头喂给你,你吸到嘴里,然后别用牙咬,直接咽下去,能不能做到?”程涛拿筷子挑起那个面条,演示给程小墩看。

    “为啥呀,爸爸?”程小墩歪着小脑袋。

    “因为这个面条能保佑你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程涛笑着说。

    “哇!”程小墩对碗里的面条瞬间尊敬起来,“那窝是不是就不会生病,不用再喝苦苦的药,吃泥丸子哒?”

    程涛一愣,他没想到程小墩还记得这个,都说孩子忘性大,那也可能是他对那些事情的印象并不深刻的缘故。

    自从他来了,程小墩就没再喝过汤药,吃过中药丸。主要那之后程小墩的身体和精神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程涛专门去咨询过罗大叔,罗大叔的意见是再观察段时间。

    观察的结果就是程小墩确实越来越好,喝汤药吃中药丸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就是没想到崽子他自己还记得。

    “嗯,就不会了。”程涛笑着说道。

    “好啊,好啊!”程小墩神情雀跃。

    程涛拿筷子夹起面条凑到程小墩嘴边。程小墩腮帮一鼓,吸溜到嘴里,然后“咕咚”一声直接咽了下去。

    完事儿,还张开嘴给程涛看。

    “真乖!”程涛摸摸他的头。

    接着,就到了程大江宣布名字的环节。

    程涛打开他哥今天来家的时候交给他的红封,里面写着三个字。

    程子悦!

    在“越”“钺”“跃”好多同音字中,他大哥选择了“悦”。“悦”,快乐。不需要很优秀,也不用样样拔尖,只要快乐,哪怕一辈子都过平凡的生活也很好。

    程涛挺满意这个名字的。

    其他人念叨几下,跟着就开始喊,程小墩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叫他,头都不抬的专心啃鸡骨头,完事还端起茶碗喝水漱了漱口。

    “傻崽儿,程子悦,就是在叫你呢,”程涛戳他的小胖手。

    “爸爸呀,窝小墩啊。”程小墩指着自己强调,他觉得爸爸有点傻。

    程涛无奈,其他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至此,程小墩的三岁生日就算是结束了,余下时间大家都各回各桌接着吃饭,然后散场就可以了。

    相比于其他人一身轻松,程大江一家人的心却越发下沉。

    作者有话说:

    第88章 原因

    虽然都知道程大江一家等着程相文有事儿, 但是今天摆席都是程涛,这又是个热闹事儿,能来的都算是客人, 这刚吃了半饱总不能散席。

    反正,男桌这边是回堂屋继续吃席喝酒。

    相比之下,西屋这边就散得挺早。孩子们那桌不用说,等程小墩吃完面条, 没多大会就全都跑出去了, 临走前还带走了程大江给做的手工小三轮车。

    刚才还在院子里闹呢,后来怕是觉得院子里耍不开,呼啦啦都出去了。因为有人领着,家长们是一点都不担心。

    女桌这边的气氛完全是两极分化, 程仓里“铁三角”,花大娘、胖婶和庆嫂都聚齐了, 那还能有热不起来的场子?这个场子就是,她们从头忙到尾, 也就热起来一半,这还得益于程红春程红秋姐妹俩主动配合。

    要说她们这一桌连程柏瑞在内才八个人, 不至于弄成这样,但是架不住不参与的人多,八去三,都小一半了。

    主要责任在李盼弟, 她不主动参与, 只是偶尔低头和孙子说句话, 根本不管儿媳妇。袁文洁初来乍到, 这些人都是第一次见, 李盼弟上桌之后介绍都没和她介绍。还是托程红春的福, 她刚刚才弄清楚谁是谁,而且没有人带着,她根本插不进她们的话题。

    沉默,讪笑,越发心焦。

    这是袁文洁内心的真实写照。

    随着大家放筷,在程红秋的主导下,大家开始收拾桌子。桌上十二道菜,七八个人,除了心绪不整的几个,其他人都吃的心满意足。也不知道是程涛估算的好,还是得益于盛盘的何明嘉,总之桌上盘子大致空了,没有剩下许多。

    “胖婶,这个青梨花的碗是你们家的吧?一共六个,这次就拿来四个,还是说在男桌那边呢?”庆嫂举着碗问胖婶。

    经常被借碗盘借的就那几家,跟着办几场事,就知道谁家碗盘是什么样式了,收拾桌面的时候,会下意识帮着把一家的碗盘放在一块,免得最后出错。

    一桌十二道菜,男桌那边还多几个下酒菜,孩子那边每个人多个碗,其他又盛汤又放菜的,细化下来,得借五六家的碗盘,这还是在孩子们那边盛糕点都是用竹筐的情况下,所以全都到最后细分还真不好分。

    “是我家的,我记得是全都拿过来了。”胖婶往周围瞧了瞧,也没瞅见一样花纹的。

    “有个在厨屋,我下面条的时候看见了。另一个早端你家去了,这不是蓁蓁,她给小墩做了身衣裳当礼物,涛子就让小墩端了碗菜过去当谢礼,那时候咱们这边还没上席呢。”程红春说道,碗是她亲自选的,省得中间在倒腾一趟。

    “蓁蓁有心,真没想到她很小墩能处到一块去。”花大娘感慨。

    胖婶眼神一闪,只能顺着往下说,“可不是,俩人相处起来跟亲姑侄都没啥区别。”

    程红春看着胖婶言不由衷,意味深长笑了笑。当时她正好弯腰捡玻璃罐,谁都没看到。

    就是胖婶也没注意,她心里怄死了都。这是死妮子啥时候干的事,怎么她一点儿都不知道?怪不得这几天这么老实,时不时就上她屋里缝纫机上踩一踩。

    她之前还寻思着这是侄女想给她做点儿啥呢?毕竟距离她过生也没几天了,她瞧着侄女躲躲藏藏的也挺有意思。没想到啊,原来真和她就没啥关系。

    小孩一身衣裳,又是侄女当生日礼物送出手的,那肯定不便宜。这个败家妮子,她和她大姑父来吃饭,拎了好几米布,让程涛爱咋做咋做去呗,她咋还非要横插一杠?这样一算,他们家丢出来两份礼,这可比程大江家还积极,干啥啊?他们的关系到那份上了吗?

    胖婶愤愤不平的想着,她暗下决心,回家之后一定要好好教训卢蓁蓁,让她别沾程涛父子俩,别沾程涛父子俩,这话都听到脑后都去了。幸亏今天这没啥外人,花大娘和庆嫂就算心里嘀咕,也不会传什么闲话。

    胖婶心里活动非常活跃,面上还得端着。一副这事我知道,我侄女就是和孩子关系不错,其他没啥意思,你们可都别瞎想的模样。

    完事看大家没有什么异样,她很快就恢复了原状。

    收拾好桌面,把碗盘泡到大盆里。花大娘想搭把手洗出来,被程红秋拉住了,“这次啊多大点活,值当占用咱说话的空,您老赶紧回屋坐着去。”

    花大娘哭笑不得。

    其他人进进出出,李盼弟和袁文洁没动。刚才程柏瑞开始闹觉,非要他妈抱,袁文洁本来在帮着收拾桌子,被他这么一闹,只能歉意的把手里的碗盘交给程红春。程红春不咋在意,倒是袁红洁自己一直挺不好意思。

    她们这边完事,男桌那边还在继续。就算一个村里住着,如果不是谁家有红白喜事抑或是一块帮谁干活,聚起来的机会很少的。好不容易能放松放松,有吃有喝,还有专管给添茶倒水的,那叫一个过瘾。

    这个添茶倒水的是程传杰,他腿上的伤到底没好全,没法出去疯跑,就给他堂叔提溜过来当苦力了。

    见状,程红春也不装烂好人,提醒一声什么的。从菜橱拿出一包瓜子出来,回西屋继续唠嗑。

    李盼弟瞧着大家都不着急,心情越发不佳。程科一家三口落户的问题可是大事,

    要是落不了户,就没有办法在大队挣工分。当然如果只考虑这一点,李盼弟也不会这么着急。袁文洁是城里长大的姑娘,就算她和程柏瑞落了户,她又能挣几个工分?更不用说她现在还怀孕了。

    李盼弟现在思考的是他们母子俩落不了户的后果。

    首先,不落户就是黑户,黑户是有可能被驱逐的。当然了,程仓里是乡下,这个可能性就微乎其微,毕竟大队还是挺护短的,袁文洁既然是程家的儿媳妇,不想要社员福利,住在村里肯定是没问题。

    但是社员福利包含的可不止挣工分,其他按人头分粮分肉,都没有她的份。在乡下,只靠一个男人挣工分,要养活一家四口必是得累死累活的。

    其次也是重要的,你都不能落户,你的成分十之九成有问题,就可能挨批挨斗。程科和袁文洁刚回到程仓里,没有和谁结仇,也没有损害谁的利益,大家不至于致他们两口子于死地。但是架不住政治立场就此定性啊,不仅仅是她,还会影响家人和孩子。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一旦到这个地步,基本上就是你要干最多的活,挣最少的工分,分最少的粮。不仅如此,什么大队干部,工厂工人和你们家从此再没缘分,甚至连公共交通工具都坐不成。

    关于程科可能养不起家那点,她和程大江还能接济,管不了儿子儿媳妇,还管不了孙子孙女吗?但是要是事情严重到第二种情况,那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能咋办?

    就说羊圈那边住着的那些人以前都可不得了吧,现在不还是穷困潦倒,遇到人恨不得赶紧躲开,就是怕连累别人。

    要是袁文洁也是这情况,咋办?

    李盼弟现在都不期盼落户这件事情能和程科之前说的那么简单,只要他们能解决就成。主要程相文之前的反应已经说明一切,这件事情的结果注定不会皆大欢喜,现在她也只能这么想。

    怎么说呢?

    发生事情的时候,只要还没盖棺定论,普通人总是忍不住往好的方面想,这是天性,也可以说是普通人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不过,事情的发展进程往往不会如你所想。

    当你在心中出现无数种可能,甚至连最坏的结果都想了好多种,你觉得每一种都有可能发生,但你在结尾却期盼着奇迹的出现,想法合乎情感却不现实。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家里一摊子事呢。”庆嫂家里有事得先走了,她过来主要是因为她和程红春的关系好,之前对方外嫁,俩人好多年没有联系,现在家里办事儿,程红春就请她过来说话。

    “行,那我送送你。”

    “送啥啊?我走两步路就到家了。你刚不是说晚几天你就住到家里来了,到时候咱们再聚到一块儿说话。”庆嫂赶紧摆手。

    程红春说行,还是把她送到大门口才回来。

    走了个能说会道的庆嫂,还剩下个胖婶。她状态不错,以一己之力带动整桌气氛,大家都听她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文洁,你去看看程科是还在喝酒?瑞瑞睡着了,要不让他把孩子送家去?”李盼弟突然开口,她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所有人都听见了。

    “娘,不用吧……”袁文洁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

    现在去叫人,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不是诚心破坏人家心情吗?她又不是傻子,可不想触程涛霉头。

    吃饭吃到现在,她已经体会到了程涛一家人对孩子三生的重视。

    整体来说,酒席准备齐全,味道也十分不错。但要说最用心,还是孩子那桌。全部菜品都迎合孩子的口味,刚刚收拾桌子的时候,她还瞧见,就是炖鸡块孩子那桌,炖煮之前还过了一遍油。更不用说其他各种糕点、糖水罐头。

    程柏瑞之前过三生,都没有这阵仗。要知道她爹娘工资百八十块,她和程科的工资也不少,但是摆席的时候也没说多认真。尽管是孩子过生,但在成人看来,不过是来往,把当初给别家孩子过三生时添的礼收回来。

    偏偏程涛一个单身父亲,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就刚刚那小小的仪式,程涛半蹲在程小墩凳子旁边,轻声细语哄孩子把面条吞下去那一幕,在袁文洁看来是非常温馨的。

    说句实话,很少有父亲能做到这样,程科也不行,可能他连这个习俗都没听说过。她儿子过三生那天,程科忙着招待领导、朋友,瑞瑞这边他问都没问。不过,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一直到最后,有朋友说要给他们一家三口照张相,才终于凑到一块。

    散席之后,家里保姆过来说要不要给程柏瑞下碗面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生日快过去了,孩子还没吃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