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暗流涌动
书迷正在阅读: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错嫁替婚:豪门继承人乖乖宠我!、彼时那般良辰美景、试婚男女、操月(1V1)高H、欢歌寻月、专业卖瓜,谁买谁夸、我夫君是当世乱臣(古言1V1H)、重夏(糙汉1v1 H)、在你身边,便是晴天
“陛下!” 朝堂上,太子太傅手持笏板,从队列里走出来。 他傲然站立着,消瘦、苍老的脸上带着明显的控诉。 一双眼睛凌厉地扫过谢元,还稍稍做了停留。 他仿佛在给谢元最后一次机会—— 是选择自己退回后宫,还是被老夫骂回去? 是留下劝诫夫君的贤名,还是成为魅惑君王的一代妖后? 是好是歹,是盛赞还是唾骂,自己选! 谢元:……对不起,我不选。 我身边还有夫君呢,根本不用我一个“小女人”在前头冲锋陷阵。 果然,赫连珏察觉到太子太傅那充满威胁的目光,眼神也冷了起来。 这个老匹夫,自己当太子的时候,就没少被他“规劝”。 这不行!那不行! 如此不合规矩,那般有辱斯文! 呸! 屁的规矩! 在大周,朕就是规矩! 经历了流放岭南,又有了随后的回归京城,不管是先帝,还是众世家,都深切告诉了赫连珏一个事实—— 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就像阿元所说的那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有兵有粮,他就是至高无上的君王。 若是没有这些,哪怕头戴冠冕,身穿龙袍,也只是个傀儡。 至于什么规矩,什么身后名,呵呵,胜者为王。 真当史书写的都是真相? 功过是非,向来都是成功者的游戏。 而且这位太子太傅出身世家,给赫连珏当老师的时候,没少夹带私货。 也就是赫连珏乖戾、任性,不是轻易被人左右的人。 否则,有这位太傅日复一日地在他耳边鼓吹世家的好,他也会变得亲近世家。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唔,太傅既然这么推崇自己的阶层,若是不利用一下,都有些对不起他的“谆谆教导”呢。 “郑太傅,可是有要事启奏?哦,朕知道了,太傅您想建议朕重修《氏族志》?” 赫连珏果然是个转移矛盾的一把好手。 他状似随意地丢出一句话,不只是太子太傅,就连跪坐在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都震惊了。 “《氏族志》?” 郑太傅愣住了,他原本是想弹劾皇后谢氏不贤失德,话还没有说出口呢,就忽然换了个话题? 还有,老夫什么时候要建议圣人重修《氏族志》了? 郑太傅又是疑惑,又是有种隐隐的不安。 但,转念一想,重修《氏族志》是好事啊。 比如他们郑氏,是北朝的一等世家。 只是随着南北统一,南朝的老牌氏族也都涌入了京城。 跟王、谢等这种真正煊赫了上千年的家族比起来,郑家真的不算什么。 他们的一等,也仿佛比王谢家族的一等差了许多。 郑、崔、李、王等北朝世家,自是不愿承认自家的低人一等。 说起来,他们北朝才是胜利者,自北向南地完成了统一。 但,世家从来比拼的不是道理,而是家族传承。 不说别的,单单是族谱,人家王谢等家族的,就被北朝的世家厚很多! 崔、郑等几个北朝一等世家,急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家并不差。 重修《氏族志》就是个极好的机会。 最近一二百年的战乱,好多老牌家族都没落了。 又有很多家族崛起。 重新将这些家族进行排序,重新评定等级,就非常有必要。 “圣人说的是,我大周一统天下,开启了盛世,自当重修《氏族志》。” 想到重修《氏族志》的好处,郑太傅暂时压下了心底的疑惑。 郑太傅不傻,他知道,圣人是故意为之。 圣人就是要要利用《氏族志》来转移朝臣们对谢氏的关注。 还把首倡的帽子扣到了他郑太傅的头上。 但,郑太傅却无法拒绝。 一来,《氏族志》很重要,对他们世家都有好处; 二来,首倡者很光荣,也彰显了他郑某人对于皇帝的影响力。 左右没有坏处,郑太傅决定来个“顺水推舟”。 郑太傅没有戳破赫连珏的“谎言”,反而顺势默认了。 文武百官们,尤其是出身世家的那波人,都没有多想,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氏族志》三个字上。 很快,朝堂上就议论起来。 谁做总编纂? 谁来参与评定? 《氏族志》首先是世家的盛宴,非世家出身的土鳖们根本没资格参与。 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也不能干预《氏族志》的评定。 但,赫连珏到底是皇帝。 而《氏族志》的定级也当有官方支持、推动。 比如总编纂以及编纂小组的名单,就要有皇帝指定。 赫连珏看着朝堂上的世家们又是兴奋、又是讨论,扭头与谢元对视了一眼。 谢元冲着他笑着点头。 赫连珏会意。 轻咳一声,朝堂上慢慢安静下来。 “太傅,您是首倡者,这总编纂一职非您莫属!” “另,王禹王相公出身琅琊王氏,可为副编纂;崔弘崔相公亦为副编纂……” 除了郑太傅的总编纂,赫连珏又点了五个副编纂。 这些人,全都位居高位,也全都出身世家。 被点到名字的人,全都抱着笏板站了出来。 饶是他们人老成精,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 此刻也难掩喜悦。 这可是《氏族志》啊。 一个家族,到底是兴盛还是覆灭,全凭他们的一支笔。 一等跟末等,世家或是被踢出世家,都是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说句一笔天堂、一笔地狱都不为过! 而这个权利,此刻就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里。 赶紧的,回家,开会! 世家们高兴坏了,勋贵或是极少数寒门出身的官员们,则冷眼看着—— 他们知道,这些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 凭什么啊。 他们奋勇杀敌,他们开疆扩土,这才实现了天下一统。 结果呢,南北统一了,需要分享胜利果实了,却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穆氏、独孤氏还好,他们也算是北朝的世家。 陆氏、徐氏等新兴的武勋们,却还是被人瞧不起的庶族。 不行! 他们也要抗争! 他们有爵位,家中子侄也都位居朝堂,或许没有那么长的家族史,族谱也只有薄薄的两三页。 但,他们已经脱离了底层,他们不求当个一等、二等,入个末等总可以吧。 众勋贵们,开始用眼神串联。 一时间,朝堂上暗流涌动……一个豆包的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