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护城沟壑
书迷正在阅读:开局被砸,负责到底竟是以身相许、末日:我带着女神校花环游世界、全民:神级选择,开局主神级圣女、原神:我在提瓦特打网游、快穿虐渣:宿主是摆烂系统的神、我在求生世界里养生、逐梦精灵时代、一醉成婚,豪门继承人黏上她、神魔游戏:法爷才是永恒真理!、无职散人拉垮关我全职高手什么事
孙礼所部一万人,不顾一切地发起了攻城,蜀军却没有以弓弩射击,而是放他们冲到了城下!可当曹军一股脑地涌入护城沟内时,还没等架设云梯,早已等候许久的蜀军士卒,立时射下火箭,引燃了沟内的火油! 这道护城沟,事先经过特殊处理,浮土之下,铺了防渗漏的油布,因此事先灌入的火油除了少量挥发外,其实都在沟内!尤其是那挥发出来的油气,更是点火即燃,一万曹军将士,就这样陷入了一片火海! 潼关城下的这道护城沟,足有两丈深,人跳进去以后,再想爬出来可就难了!眼下,沟内燃起大火,几乎所有曹军士卒身陷火海,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加上人员密集,这场冲天大火,使曹军付出了近八千余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除了少量还没来得及跳进沟内的曹军士卒,以及踏着别人的肩头,拼力爬出沟外的幸存者外,几乎所有攻城的曹军士卒,全部葬身火海! 一时间,惨叫哀嚎汇成一片,伴随着冲天烈焰和发肤肢体烧焦的异味,潼关城下,顿时变成了人间的炼狱! 与此同时,城头的蜀军弩手,也没放过那些幸存的曹兵,采用点射狙击的方式,又撂倒了近千人! 这也便意味着,孙礼所部两万精锐步军,在开战的首日,便几乎全军覆没!更要命的是,蜀军毫发无伤,竟以零伤亡的代价,歼灭了曹军近两万有生力量! 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呢?蜀军难道就这么无敌,怎么总是会以零伤亡代价,取得大胜?是不是有点太扯淡了? 看似确实不太可能,可只要细细想来,却完全可能发生!蜀军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胜,有几个关键因素:山崩、火油和那深深的护城沟! 山崩是由火药爆炸所引发的,而一下子便在城下歼灭曹军八千余人,也是火油的强大威力所致!火药和火油这两件东西,本来是不该出现在汉末三国时代的,却因为刘纬穿越,所造成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 因此,有了这两种超越时代的利器,战争已经不再单单是一刀一枪,血肉搏杀,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杀伤方式,先进的武备如果能加以灵活机智地运用,完全可能实现零伤亡却大量歼敌的效果! 不过,张嶷所部,能在潼关城下大量歼敌,使来犯曹兵几乎全军覆没,还有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两丈深的护城沟!其实,若不是曹军为了攻城,而大量密集地涌入沟内,只是在平地上挨了火烧,也不至于会造成这么惨烈的后果! 那么,这护城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与护城河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以前,几乎从来没有提到过呢?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该针对这个问题,详细解释一番了! 其实所谓护城沟,就是护城河的前身,而护城河,是古代城池的重要防御工事之一!“城池”、“城高池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些词汇中,所谓的“池”,其实就是指护城河! 即便是现代,许多历史名城仍然保存有古代护城河的遗迹,且十分常见!这就让我们感觉,只要是古代城池,就应该都有护城河,而且十分普及才对,为什么在之前的战争情节中,我们少有提及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历史的概念,那便是何为“古代”,按照广义历史观划分,1840年以前的历史,都可以称为古代,可是您没发现么?这个“古代”,涵盖的时间太久了! 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金辽、元、明、清,纵横四千年,“古代”二字,岂能全部概括? 有的人,动不动张口闭口说:古代,应该什么什么样,城市是什么样,民俗是什么样;什么人们应该说方言,不该说文言文;什么二十弱冠,才能取表字等等,如此云云,聒噪不止,显得他可明白了! 可实际上这些人所说的,几乎都是离现在最近的,明清时代的特点罢了!却幼稚地以为整个神州四千年历史,全都是一个模样,那可能吗? 中华四千年历史,延绵至今,无论语言、风俗、军事、技术、建筑、工具、文化都是在不断融合和发展演变的,你拿明清的时代特征,套用秦汉时代,首先概念便是错的!古代?呵呵…… 明确了这个历史概念,我们再来谈谈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您会发现,在三国时代,几乎就没有这种东西的存在!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城市,其实主要是居住的功能,并兼具一定的防御功能,以城墙围拢起来,避免遭受贼匪和野兽的袭击,城内居民们,也更有安全感。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频繁,许多城市变为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城市就不能单单只有居住和一般的防御功能了,从而演化出了军事要塞的功能! 为了防御,城墙被修得更高,也更厚实了,可是这样似乎还是不够,于是又增加了垛墙、瓮城、敌楼、角楼、马头等多种防御设施,逐渐增强了防御能力! 除以上种种外,护城沟也在这时诞生了!这是一道挖掘在外城之下,又深又宽的沟壑,有了它的存在,便等于增加了城墙的高度,敌军若想攻城,便加大了攀爬上城的难度! 然而,在先秦时期,乃至于秦汉时代,虽然有不少城市和军事要塞,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护城沟,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沟内积水问题! 嗯?这怎么会是问题呢?积水,自然形成一道护城河,岂不是更使敌人难以靠近城池了吗?这不是好事么?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城墙,完全以砖石垒砌,是从宋代开始的!曾有多少人,不明其理,站在八达岭长城上,却张口闭口地说,脚下的长城是秦始皇修的,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在宋代以前,北方主要是夯土建城,南方采用石块垒砌,且建筑水平相对落后,质量也没那么过硬!这也是为什么在宋代以前,攻城冲车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所在,因为那时的城墙不够结实,是有机会被撞开的! 了解了这个概念,您应该明白为什么在宋代以前,护城河并不多见的原因所在了吧!不管是夯土还是石块的城墙基础,若被水长期浸泡侵蚀,或因水土流失,会变得更加不结实,甚至发生垮塌事故! 因此,即便有护城沟的城池,也需要防止其中积水,如果有积水,必须以人力及时排走才行,这无疑加大了城墙维护成本,因此像那些战略意义并不十分重要的城市,压根连护城沟都没有挖! 众多演义小说和影视剧,对人们的历史认识,确实误导不浅,看过以后,许多人还以为在三国时代,就算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都有护城河,进城出城,还得放下吊桥来的场景,更是十分多见!殊不知,那其实都是套用了明清时代城池特点,而意淫出来的场景罢了! 不过,像潼关这样的军事要塞,护城沟肯定是少不了的!也正是因为这道深度和宽度都有两丈余的沟壑,为蜀军火攻曹兵,一举歼灭其近万有生力量,而创造了客观条件! 由一开始的山崩,到现在的火攻,蜀军未损一兵一卒,便使孙礼所部两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出征之前,口出豪言壮语,立下军令状的孙礼,目睹于此,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 “天亡我也!”孙礼仰天长啸,再一次拔出佩剑,于阵前自刎而亡!这颗在本来的历史上,为曹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甚至位列台阁的明日之星,最终陨落于潼关之下! -- 作者有话说: 感谢老友:不会游泳的谊,再度打算的灵感胶囊!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