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在线阅读 - 第423章 划清界限

第423章 划清界限

    如果仅仅是表面上的威胁,恐怕萧禹不会做出那么大的让步,但是他害怕的是李象接下来的一些步骤,如果要是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李象恐怕不会放过他,包括兰陵萧家在内,都要面临一场大灾。

    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长安城的权贵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儿,本来萧禹白天都不在家里,这几天到处宴请宾客,大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肯定是为吴王殿下摇旗呐喊,但是去了两趟东宫之后,萧禹又变得和以前一样了,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吟诗作赋,宴请的也都是一些文人,至于政治上的事情,看来是不准备插手了。

    吴王府。

    “你说什么?本王的请帖都没收?”

    吴王李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本以为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谁知道还没翻腾两下子呢,最强大的一个助力已经是被打掉了。

    当萧禹前往东宫的时候,他就派人调查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得知李象已经出手了,不过他没有吭声,他认为萧禹这样的老狐狸肯定是狡兔三窟,即便是被李象找到了一些产业,暗地里还会有第二条路。

    可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堂堂兰陵萧家的家主,大唐王朝的前丞相竟然是就这么认输了,可想而知李象的打击有多么强悍,吴王李恪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着和李象梅迪,其实他也看出来了,那个位置应该就是李象的,别人根本不具备竞争能力,主要是面对李象强横的实力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些无力感。

    可忽然间李世民给他画了条路,先别管这条路是好是坏,至少这条路有可能会过去,在皇室子弟当中,只要是摊上了有可能这三个字儿,那么必定会拼尽全力,更何况吴王李恪也不差。

    所以吴王李恪亲自拜访了萧禹,对方对于这条路也有想法,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只要是有了共同的利益,那么接下来的事儿就好说了,吴王李格专心训练军队,争取在战场上一鸣惊人,萧禹帮着他在朝中笼络大成,也能够成为朝廷的一股势力。

    可现在他这边进展顺利,兰陵萧家忽然撤了梯子,这不是把他扔在空中了吗?虽然他训练军队训练的不错,但如果想要让手下的将校同心的话,那还得给他们一些好处才行,如果要是只有口号的话,人家凭什么和你在一块呢?

    就拿程咬金和尉迟敬德来说,这两家子跟李象的路是走的最近的,所以这两家子也获得了不错的好处,儿子那边都得到了晋升,生意上也都能够分一杯羹,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有了,谁不愿意跟着这样的主子继续混下去呢?

    吴王李恪也非常羡慕,可问题是现在他没有那个实力,只能是慢慢的积攒,即便是这样的话,他也想着给手下人一笔钱,至少让大家看到希望,艰难时刻也得有希望,这个希望就在萧禹那边了,本身说好了的,萧禹会给他筹集一笔钱,让他考验手下的士兵,可无奈现在人家退出了吴王已经是答应了这笔钱,一时之间让他去哪儿凑呢?

    对于李象和李泰来说,几万贯钱都是能拿得出来的,可对于吴王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主要也是因为从小到大,吴王都没有在生意上上心,手下虽然挂靠了几个商人,但都是那种没有实力的人,想要让他们拿出这几万贯钱,你得把他们都给抽干了。

    手下的人看到自家王爷愤怒的样子,他们也是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这萧老头太过分了,明明已经答应了我们王爷的事儿,现在竟然是反悔了。

    “家里还有多少钱?”

    万般无奈之下,吴王只能是自己想办法了,毕竟军队里注重的就是个信誉,如果要是你说的话不算数的话,估计没有人愿意跟着你继续混下去,大家提着脑袋和你过日子,你就用这些空话来忽悠我们吗?一次两次的或许还行,但如果要是时间长了的话,当个光杆司令是迟早的事儿。

    “回王爷的话,今年的珠子刚刚收上来,总共收入一万四千六百贯钱,但是扣除王府各方面的开支,再加上库里存的钱,目前还有两万三千贯钱。”

    王府大管家都不用看账本,直接就能够把家里的情况给说清楚,听到这一笔钱,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吴王会觉得收入不少,毕竟以前的时候他没什么花销,除了养着王府里的人之外,外面纯粹都是金钱。

    毕竟他没有争夺帝位的可能,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钱去买关系,反而是有人求着他办事,可现如今这个情况不一样了,他已经是把摊子给铺开了,想过以前那种闲散王爷的日子也不可能了,吴王现在心里有点后悔,如果要是早听了母亲的话,或许现在不会那么尴尬。

    “捡着能处理的资产全部都处理了,必须要凑够五万贯钱。”

    吴王咬咬牙说道,他的王府和李泰的王府不一样,自从李承乾不受宠之后,李泰可以说是太子的大热门,包括以前长孙皇后的门人在内都到了李泰那边,相应的收入也高。

    所以即便现在李泰受到打压,但家里随便拿出个十几二十万贯钱来,那还是没有问题的,可吴王从来都没起来过,顶多也就是杨妃娘娘贴补一下,那也就是两三千贯钱而已,不可能会太多的,所以要凑够这笔钱,那就必须得卖产业了,大唐皇帝的儿子卖产业,这可是第二回听说,第一回的话就是李象那个不成器的爹了。

    当然那个时候李承乾误入歧途,纯粹是别人的隐忧,这一点太宗皇帝已经给定了性了,虽然太宗皇帝看不上自己的大儿子,但总不能说自己生的儿子本身就是这个脾性吧,按照太宗皇帝的想法,错事都是别人的,我儿子本心是好的,都是你们这些人勾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