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资本狂人在线阅读 - 第0952章 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

第0952章 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

    提高intel80386的量产能力和产品良率,只是解决英特尔从半导体存储器供应商,转型为微处理器供应商,所面临棘手问题中的部分而已。

    比如,intel80386还存在并非技术失误造成的不足和bug,像支持浮点运算功能的协处理器intel80387,就还没有来得及配套intel80386推出来,只能先用intel80286的浮点运算协处理器intel80287将就着。

    对此,戈登·摩尔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产品引入重大新技术,往往便容易伴随着缺陷出现,像intel80286引入了对多任务支持的资源调配机制,便出现了不少bug;而intel80386是x86家族微处理器迈入三十二位时代的第一个作品,自然要吸取教训,集中有限的资源,以确保设计和制造的完善。

    高弦没有纠缠这个答案的可信度,只是明确指出,做为个人电脑cpu的微处理器,能够处理浮点数据,进而处理包括图像、声音、视频在内的各种多媒体数据,必定是大势所趋,如果英特尔错失这一市场机遇,那就真的没救了。

    所以,英特尔必须在下一代,也就是第四代微处理器产品当中,直接内置浮点运算单元,而不是放到外面的协处理器;到了第五代处理器,在此基础上,推出专门支持多媒体数据处理的增强功能。

    至于这种引入重大新技术的产品升级时间间隔,应该在三年左右。

    金主爸爸提出了这样的期待,以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为首的英特尔管理层,能有什么选择?只能全盘接受。

    更为重要的是,高爵士虽然嘴里谦虚着,你们是技术精英,但提出的整改意见,却直击英特尔软肋,让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这些专业人士无可辩驳,甚至略显狼狈。

    好不容易,高爵士话锋一转,不提他不擅长的技术了,开始讨论经营方面的问题。

    英特尔推出intel80386后,除了因为产能不足、良率不高而导致销售不佳之外,还面临着被个人电脑主流标准掌控者ibm冷落的尴尬。

    这个时期的ibm,在个人电脑这一块,正忙着搞一套专利封闭的全新个人电脑主流标准,防止兼容厂商跟着喝汤,而在具体实施当中,平台cpu固定在了开始支持多任务、具备错误中断功能,也就是减少死机等等新特性的intel80286上。

    由于受总部管辖,ibm个人电脑部门的思路存在许多固化僵硬的地方,比如套用大型计算机时代的经验,错误评估个人电脑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想当然地认为,采用intel80286做cpu的ibm-pc,完全可以胜任到一九九零年代。毕竟,当前ibm大型计算机主力型号也才三十二位嘛。

    另一方面,intel80286的bug实在太多,连和ibm一起开发支持多任务处理等等新功能操作系统os/2的微软,都能凑热闹地鄙视一把,于是这个认识,被带到了intel80386上。

    这个人之常情的心理也不难理解,ibm自成一体、堪称一个小王国,里面的工程师们认为自己技术最牛,用英特尔这种“小厂”的产品,本来就够给面子了,可却为了intel80286的bug,做了那么多的修修补补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还无谓地消耗了那么多精力,自然不想再为intel80286的继任者intel80386,再浪费脑细胞了。

    如何有效打开intel80386的销路?

    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这些人还真没有明确的思路,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坐等新的变数出现。

    但戈登·摩尔不能把如此无能的答案亮出来啊,又无法像解释没能及时配套intel80386的协处理器intel80387那样,把原因归结到财政紧张、资源不足上,顿时额头见汗了。

    沉默了一会后,戈登·摩尔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虚心请教,高爵士有什么高见?

    高弦当然有自己的一套方略了,事实上,这也是本次会议的动力所在,保护“小装”血统的个人电脑标准。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个人电脑行业的竞争,体现在各家厂商把包括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其它芯片等等在内的产品和技术,以合理的成本,组合成为一个成熟可用的产品,推向市场,进而出现了几十种个人电脑硬件平台,连带着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等等软件,也不得不适配出形形色色的版本。”

    “到了现在,米国个人电脑市场已经优胜劣汰得剩下两大主要硬件平台了,ibm-pc和苹果电脑,后者系统封闭,利润可观,ibm也谋划着效仿,推出新的个人电脑标准,取代目前个人电脑市场占比最高的ibm-pc,相应地,竞争的核心也发生了变化。”

    说到这里,高爵士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英特尔有很大机会,通过绝对掌控intel80386及其后继微处理器,取代ibm,主导ibm-pc的发展。”

    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听得心潮澎湃,连声催问,那具体怎么做的思路呢?

    高弦则搬出了已经淡出了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罗伯特时代提出的一个经营规则,即英特尔不会进入和客户存在竞争的业务领域,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妙用。”

    戈登·摩尔心领神会,高爵士的意思是,重申和强调这个规则,好拉拢那些采用x86家族微处理器做为个人电脑cpu的ibm-pc兼容机厂商,争取把这些市场力量凝结到一起,让x86家族微处理器市场占有率高得无法取代。

    高爵士朗声大笑,既然你们能够联想到这一层,那包括给ibm-pc兼容机厂商更具竞争力的,微处理器批量采购价折扣在内的小技巧,就无需我浪费口舌地多啰嗦了。

    “不过,英特尔应该扩充一下产品线了,除了微处理器之外,控制总线、内存、io等部分的配套功能芯片,也必须积极推出,如此既能大幅度降低那些兼容机厂商的技术门槛,进一步夺取ibm-pc标准的控制权,还能明显增加其它半导体公司仿制x86家族最新一代微处理器产品的难度。”

    听着高爵士关于英特尔接下来如何转型成功的建议,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眼前豁然开朗起来,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心照不宣的高管层共识了。

    于是乎,当高爵士最后提出人事调动建议,让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接过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的首席执行官一职,来带领英特尔贯彻这些发展计划,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高弦看来,这个时期的英特尔,需要一个狠角色来领导背水一战,而只是英特尔元老级员工,但并不是英特尔创始人的安迪?葛洛夫,远比戈登·摩尔,更合适。

    说白了,安迪?葛洛夫这位匈牙利移民,可比不上戈登·摩尔、罗伯特·诺伊斯那些创始人后路多,他别无选择,只能和英特尔同生共死。

    在英特尔发展方略上对高爵士心悦诚服的戈登·摩尔,没有拖泥带水,利利索索地让安迪?葛洛夫全面主持英特尔营运,安迪?葛洛夫也干劲十足。

    其实,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除了提供cpu的微处理器厂商英特尔这个米国市场本地户之外,还有能提供新型操作系统的软件公司,比如正和ibm打得火热,研发os/2的微软。

    凭借当初帮助盖茨成功应对basic专利权官司,高弦在微软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尤其盖茨没有创业者成功后的那种安于享乐毛病,和安迪?葛洛夫一样冲劲十足,所以,微软符合构想,即以米国市场本地户角色,成为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

    但高弦看来,微软还要在泥里打滚一段时间,至少和ibm分道扬镳后,才能排除掉人心方面的不可控因素。

    另外,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签署后,一本半导体行业不敢在米国市场搞价格战了,加上一些米国半导体存储器公司黯然退场,米国市场上的半导体存储器价格上涨明显,直接导致个人电脑因为内存成本上升而价格提高。

    显而易见,支持多任务处理的新型操作系统,所需内存较多,像os/2,就不能低于2mb,而且对目前数量几千的老软件的兼容性,未必令人满意。

    满足这种配置的个人电脑主机售价,远远超过三千美元,再加上显示器、打印机等等外部设备,拥有成本就更高了,和当前ibm-pc兼容机普遍标价的两千美元比起来,缺乏市场吸引力。

    所以,操作系统这一块可以先不用急,这个时期,还是硬件优先。

    把英特尔梳理得条理清晰后,高弦便让高益一系着手帮英特尔发行债券,融资两亿五千瓦美元了。

    毫不夸张地讲,《广场协议》签署后的一九八六年,是华尔街最赚钱的一年,资本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行情火爆,只要会包装,垃圾债券横着走,英特尔这点融资量,连水花都激不起来几个。

    何况,高弦这次帮英特尔融资,并没有真的指望争取外部资金,而是为了高氏王国财富的一次“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