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寒门天骄(科举)在线阅读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5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15节

    萧子敬破天荒没拖下鞋收拾他,而是给自己倒了杯酒,一仰而尽,沉声叹道:“我念的书也不多,就记得有一句话叫做什么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心疼曜儿,又可知曜儿是真心觉得辛苦?我看曜儿更像是乐在其中。”

    萧景曜算是听明白了,这是快乐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冲突。也不知道该不该夸一句萧元青的教育观念十分先进,千年之后的教育难题,他提前纠结上了。

    这两种教育观念打架打了很多年,但作为应试教育的受益者,萧景曜肯定还是更偏向后者一些,甚至还能自觉地当个卷王,卷死对手。

    这种程度的学习对他来说,远远没到极限。

    但萧元青的这份心思,却让萧景曜十分动容。

    萧景曜见过太多硬逼着孩子学习的家长,不断地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像萧元青这种,孩子有天赋,却因为心疼不想让孩子卷的,确实是父母中的异类。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样的父亲,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

    萧景曜忍不住挪到萧元青身边,看着对方略微有些迷离的眼神,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之后,萧景曜引导性地问他,“爹怎么突然生出这么多感慨?”

    这种伤春悲秋的做派,根本不符合萧元青傻白甜的画风。

    萧元青沉默了好一阵,眼眶都红了,可怜巴巴地看着萧景曜,瘪嘴委屈,“曜儿啊,你余叔叔待不了几年了?”

    萧景曜登时一个激灵,声音都不禁拔高了些许,“余叔叔身体有恙?”

    没听余思行提过余子升最近身体不好啊。

    萧景曜正纳闷呢,就见萧元青红着眼摇了摇头,一把将萧景曜抱过去,脆弱地将头埋进萧景曜的肩窝,闷闷道:“他的身子好得很。是余县令,这是他最后一个任期,再过三年,他就要调离南川县了。日后山高路远,怕是很难再有相见之时。”

    萧景曜松了口气,很是无语,三年后的事情,你现在就开始伤感,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算起来,余县令在南川县的任期已经够久了。他在萧景曜出生前两年来的南川县,今年已经是第九年,再过三年,余县令在南川县就待了十二年了,这个时间可不短。官员三年一考评,也不知道这些年他为什么一直没有调动。

    萧元青还在那儿感慨,“南川县不过是中县,余县令这些年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朝堂上也没人,估计下回想升迁,怕是难了。极有可能平调,或者暗降去下县任县令。”

    大齐以税收给县分级,税收达到十万石的县为上县,三到六万石的是中县,不足三万石的则是下县。

    从税收就能看出来,每个等级的县的富庶程度都不一样。如果余县令真的调去另一个下县当县令,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南方四线城市下的县长被调去西部贫困县,职务级别不动,面临的环境和问题却要多得多。

    余县令年纪大了,这一调,很大概率就是他的最后一任管辖之地,去个穷乡僻壤,也确实难为他。

    萧景曜又想到了余思源,若是余县令调走,余思源应当也要跟着走。萧元青没了一个纨绔小伙伴,萧景曜同样也会失去一个好朋友。

    但出于对萧元青的了解,萧景曜总觉得萧元青还有事瞒着没说,又故意问他,“爹爹这般伤怀,是余叔叔和您说了什么话吗?”

    谁知萧景曜骤然翻脸,“别提那个混账!那个不讲义气的,竟然敢把主意打到你头上,呸!要不是看在多年交情的份儿上,我非得揍他一顿不可!”

    萧景曜一头雾水,自己就一小孩儿,有什么主意可让人打的?

    萧元青努努嘴,气鼓鼓地开口道:“余县令要想去个好点的地方,就得有政绩。”

    说到这里,萧元青就面色不愉地闭了嘴,只用一双眼睛深深地望着萧景曜。

    萧景曜先是一愣,而后醒悟过来,原来余家人打的是这个主意!

    官员治下的文教成果也是官员政绩的重要一部分。南川县已经十多年没有出过秀才了,文教这块可以说是缺了条腿。余县令在南川县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做出过什么亮眼的政绩,证明他也就是这个水平,要想在考评变动之际做出点政绩来,对他来说委实不容易。

    自己能力不够,那可以靠外力嘛。

    这不,萧景曜这个神童,就被余县令给惦记上了。

    治下出了个神童,还是在陛下登基那年出生的,这是多好的吉兆!

    想通这点关窍后,萧景曜瞬间明白了为何萧元青情绪低落。他和余子升多年的交情,得余子升照拂良多。若是旁的事情,萧元青定然二话不说为余子升两肋插刀,但事关萧景曜,萧元青没和余子升当场翻脸都算是两人友情深厚。

    萧景曜倒是无所谓,早考晚考都要考,就算考场失误,以萧景曜内心之强悍,也并不会影响他的考试心态。

    然而令萧景曜没想到的是,开年过后没多久,原本觉得还能再南川县再任三年知县的余县令被一纸调令调去了青州的斛鹤县。新来的知县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和权利核心,目光便落在了和上任县令交情匪浅的人家上。

    第023章

    新来的县令姓贾, 是个五十出头的老举人。也不知走了谁的门路,竟然以举人之身,来了南川县这个中级县任县令。

    虽然说举人也有入仕资格, 但官场上的位置,也是要看官员是何等出身。同是候缺,举人定然是要排在进士的后头的, 也就是说,只有进士挑

    完后剩下的位置, 才能让举人去补。南川县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富庶的地方,但在整个大齐来说, 也能列入中等之县。这样的地方, 根本不存在被外放为知县的进士们挑剩下的情况。

    萧元青还偷偷同萧景曜吐槽呢, “先前的余县令那可是同进士出身, 没想到调去了偏远之地, 让个举人出身的贾县令给顶了缺。我都打听过了, 这位贾县令,中举后就一直在家等缺, 根本没有当过一天官!”

    那就不是靠自身实力得的这个县令之位了。萧景曜了然, 见萧元青神色愤愤,似是在为余县令感到不平,萧景曜不由失笑,温声安慰萧元青,“余叔叔不是同你来了信,说是一路上风景甚美,想来那斛鹤县也是个世外桃源。”

    “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真是要转十八个弯。”萧元青撇嘴, “什么世外桃源,不就是那地方偏僻, 是个山沟沟,穷窝窝。”

    萧景曜望天,双手一摊,“余叔叔信中是这么写的,看来对那边并无抗拒。您要是心疼余叔叔,就多给他送点好玩的?”

    “这还用你说!我早就想好了,南川县这边新出的好吃的好玩的,我都给他送一批过去。还有你,也别忘了给余思行寄点东西。虽然离得远,但情谊可不能就这么磨灭了。”

    萧景曜斜眼看他,“我是这样的人吗?”

    萧元青大笑。

    这边萧家其乐融融,那头刘慎行便苦着一张脸来找萧元青倒苦水了。

    萧景曜从小早慧,萧元青和小伙伴们谈事儿也不会特地避开他。刘慎行也习惯了萧景曜在场,可能是被萧元青的心大给影响了,刘慎行也不觉得被萧景曜看到自己倒苦水有何不妥。进门后,灌了杯茶,刘慎行便按捺不住满心的不悦,“咱们这位县太爷,嘿,牙口挺好。”

    萧景曜听出他这是话中有话,定神看了过去。

    萧元青也察觉出刘慎行的情绪不太对,赶紧又给他添了杯茶,拍拍他的肩膀安抚他,“有什么事儿慢慢说,哥们儿都听着呢。”

    刘慎行又咕噜咕噜给自己灌了杯茶,这才将心底的火气压下去不少,那话就跟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恨不得嚼碎了某些人骨头,“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也知道,这位新县令让人给我们这些商户递了口信,我们也不是不识时务的人,恭恭敬敬地带着厚礼去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萧元青一双瑞凤眼无辜地看着刘慎行,眼中满是清澈的愚蠢。

    好在刘慎行也只是需要一个听众,并不需要萧元青的回答,狠狠一拍桌子,自顾自接着说道:“那狗官,礼收了,端着架子送客。他那师爷天生一副奸诈相,笑着送我们到了门口,这才暗示我们给的孝敬不够。”

    萧景曜眉头一挑,哦豁,才刚上任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捞钱,这位贾县令不知道日后会不会去卖红薯,但现在肯定是不会为民做主的。

    萧元青也咋舌,“你们可都是出手阔绰的人,送给他的厚礼,少说也得值二百两银子。那都够一些人家花用一辈子了,贾县令竟然还不满足?”

    “呵,人家胃口大着呢,嘴能有衙门口的狮子大。想让我们一年孝敬他这个数。”

    刘慎行说着,伸手比了个巴掌。

    萧景曜和萧元青同时吸了口气,好家伙,一家富户孝敬他五百两银子,合着他每年光收这个银子就能收个上万两呢。

    捞钱捞成这样,这位贾县令委实是一点遮羞布都不想要,摆明车马死要钱。摊上这么个县令,南川县百姓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刘慎行还在愤愤不平,恨恨道:“贾县令贾县令,这姓还真没取错。他可不就是贾县令,真要饭的吗?”

    萧元青也没想到新来的县令胃口如此之大,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慰刘慎行,只能小声给他出主意,“要不,少给点?”

    “哪有你说的这么轻巧?”刘慎行苦笑,“有道是破家的府尹,灭门的知县。我等商绅,本就卑贱,若是再得罪了县令,怕是丢了家财事小,没了性命事大。”

    南川县前几任县令,不说有多么清正廉洁,明面上还是公正无私的。萧家又有祖上的荫庇,萧元青确实没亲眼见识过县令狠下心来让人家破人亡的事情,对刘慎行说的这句古话没有真切的认知。

    然而见刘慎行顾虑重重,萧元青也不再劝他硬气地不给银子,转而为他发愁,“五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你们家产业虽多,但也人口多,底下还有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一年孝敬县令五百两银子,那日子也要过得紧巴巴。”

    萧景曜心说刘家家大业大,是南川县出了名的富商。贾县令一来就把这些富商们叫过去索要好处,只怕日后胃口更大。

    不说别的,单是刘家名下那些个铺面,一年的进账就远远不止五百两。

    要是贾县令起了歹心……灭门的县令,真不是一句空话。

    刘慎行怕的也是这一点,倒了一通苦水后,刘慎行情绪明显好转,还有心情调侃萧元青,“好在你现在名下就一间生意不大好的小铺面,咱们这么死要钱的县令老爷也不至于惦记上你的东西。不然的话,你这毫无心眼的性子,怕是得被他算计得渣都不剩。”

    萧元青眉头一挑,轻轻给了刘慎行一拳,故作不满道:“你这是故意埋汰我呢?搁你,你乐意当个败家子?”

    “寻常人家我自然是不乐意的,但若是像你们家一般,一家人和和美美,平时也不必为吃穿发愁,还有个神童儿子。那当个败家子有何不好?曜儿这个儿子,万贯家财都不换!”

    “去去去,你家刘圭都九岁了,怎么还在惦记曜儿?”

    刘慎行大笑,和萧元青相处就是这般轻松,不必费神去思索对方是不是话里有话,是不是有求于他,轻松又自在。

    萧景曜见刘慎行眉间愁绪未散,忍不住问道:“刘伯伯可知,这位贾县令是何来头?”

    刘慎行诧异地看了萧景曜一眼,第一万次羡慕萧元青。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看看一语中的直至要害的萧景曜,再想想自家那个还想着吃吃喝喝的傻儿子,刘慎行就觉得无比心塞。

    心塞归心塞,刘慎行还是叹了口气为萧景曜解了惑,“这位是京城人士,据说是走了兵部侍郎的门路才得以外放我们南川县做县令。”

    兵部侍郎……这个称呼好耳熟啊。萧景曜脸上露出了迷之微笑,他记仇的小本本上,第一个记的是孙家,第二个就是这个兵部侍郎呢。

    萧元青也猛然反应了过来,险些跳起来,大声嚷嚷道:“那不就是孙耀祖那瘪犊子的姐姐给人做小妾的人家吗?”

    刘慎行先前一直为接下来怎么应付索取无度的贾县令而发愁,一时间还真没想到这茬。听萧元青这么一说,刘慎行又忍不住替萧元青头疼,“还真是。希望那位大人公务繁忙,别把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的娘家人放在心上。不然的话,你也得提着一颗心。”

    说完,刘慎行又低声咒骂了几句,咬牙切齿,“这他奶奶的都是些什么事?晦气!改日咱们哥儿俩都去庙里拜拜,去了一身晦气。”

    萧元青想了想自家那一排的祖宗牌位,觉得还是给祖宗多上几炷香更靠谱,直言拒绝了刘慎行的提议,“我今晚就去跪一晚祖宗牌位,列祖列宗们就算瞧不上我这个败家子,应该也舍不得让曜儿跟着我受罪。”

    刘慎行:“……”

    你他娘的说的真有道理,有个得祖宗保佑的神童儿子了不起哦!

    萧景曜同样无语凝噎,为什么亲爹的脑回路总是这么异于常人?

    但是让萧景曜万万没想到的是,刘慎行的麻烦还没过去,贾县令身边的苟师爷就笑眯眯地来了萧府,话说得客气,语气却不容反驳,强势地将萧元青和萧景曜都请进了贾县令家。

    用这位苟师爷的话来说,就是,“县令大人听闻府上小公子天资聪慧,颖悟绝伦,特邀你们父子二人前去府上做客。二位,请吧。”

    萧景曜就觉得刘慎行那话说的很有道理,对于新来的县令和师爷来说,他们的姓真就合上了他们的性格作风。

    瞧瞧这位苟师爷倨傲张狂的模样,确实是条仗了人势的恶狗。

    这是萧景曜第二次来到县衙。还是那样熟悉的布局,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里头住的人不一样了,原本让萧景曜觉得颇为温馨放松的县令家宅,现在却透着一股冷肃。

    萧元青紧了紧握住萧景曜的手,深吸一口气,抬脚跟在苟师爷身后进了正门。

    萧景曜用力握住了萧元青的手,无声地安慰他。

    萧景曜的身量长得比同龄人快一些,还未满八岁,已经快到萧元青的胸口,配上他稳重的步伐以及从容镇定的神情,倒是让人忽略到了他的年龄,可以拿他当小大人来看待。

    堂中正位端坐着一人,一张脸像是从一个圆滚的皱皮包子上戳出了几个孔似的,肥头大耳,满面油光,青绿色的官袍绷在他身上,莫名让萧景曜想到了癞□□。

    客观来说,能当官的,相貌其实还算过得去,没什么歪嘴斜眼丑得让人觉得眼睛疼的。但这位五官虽然端正,却太过富态。看出来举人的生活确实十分滋润,一般人想把自己吃成这样也没这优渥的生活条件。

    太胖,就会显得油腻,再加上贾县令贪婪的本性,从眯缝眼中透出来的精光,愣是将他本就不高的颜值又拉低了一个档次。

    贾县令身旁还站了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五官就如同从贾县令脸上抓下来再贴上去一样,就是身形比贾县令瘦了一圈,看上去就是一个大肉球旁边站了小肉球,这位脸上还长满了红肿的痘痘,看上去更像癞□□了。和贾县令站在一起,一看就是亲父子,丑得如出一辙。

    萧景曜敏锐地发现,贾县令现在坐的是舒适的圈椅,堂中的椅子也都换成了圈椅。贾县令两边的桌子各摆了一个花瓶,一个插了四季花,寓意四季平安,另一个花瓶中插的则是三把小戟,瓶身上还有莲花图案。这也是一种好兆头,瓶中三戟寓意“平升三级”,瓶身又有莲花,合在一起便是“连升三级”。

    堂中还站了个人,不似萧景曜头一回见他那样浑身富贵,却依然不改张狂本色,不怀好意地对萧元青笑道:“萧少爷,好久不见。”

    萧景曜和萧元青同时心里一沉,最坏的结果出现了,孙耀祖既然能在此出现,那就证明贾县令此次叫他们来,绝非善意。

    萧元青握紧了萧景曜的手,强自按下心中的不安,上前一步挡在萧景曜身前,笑呵呵地同孙耀祖打招呼,“原来是孙兄,你我二人确实许久未见。如今一看,孙兄这是节节高升了,恭喜恭喜。”

    孙耀祖见萧元青主动对自己抱拳道贺,心中暗爽,假惺惺地笑道:“萧少爷的日子过得也不差,那间铺面的进项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