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玄幻小说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在线阅读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93节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93节

    "写风月场所的词怎么可能被人看好?"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听到这里,立即就摇了摇头。这样的词人,怎么就成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并不是很懂。

    【柳永来到当时的都城,自然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而且他对此还是相当的有信心,因为在考试前,柳永就写过一首词——名叫《长寿乐》,其中几句就是"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哪怕皇帝来当主考官,他也一定能拿个第一回 来,等到那时候,你们就等着祝贺我吧。】

    【是不是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是很值得鼓励的,然而现实却是很骨感的,因为命运总会在你最期待的时候,给你一次迎头痛击,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柳永他必然是落了榜。】

    【然后又写了一首词,叫《鹤冲天》,其中有一句是“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大意是说,青春实在短暂,考什么试,都是浮名,还不如喝杯酒,唱唱曲儿来得痛快。】

    【他是找补得痛快了,结果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之后柳永榜上有名,然而大概是因为柳永当时的词已经火了的缘故,所以连皇帝都知道他,也知道柳永写的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于是……于是皇帝自然是要“成全”他了。】

    【皇帝的大概意思就是,考什么试,既然这么喜欢填词唱曲儿,那就填词唱曲儿去好了,要什么浮名。】

    历朝历代下的文人:"……"这可真是,叫人说什么好?

    见过丢官被贬的,倒是没见过因为这一句话直接堵了仕途的。而且还是自己给自己堵上的。

    秦王官,

    嬴政也是啧了一声摇摇头,这要是他听到这句话,再看到科考名单上有对方,大概也会不怎么舒服。

    所以这说话做事,还是得注意分寸才行。

    但话说回来,纵观天幕说的这些诗人词人,要是过于注意分寸了,大概也做不出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了。

    【因为这一遭,柳永再去风月场所玩乐写词,竟自称是“奉旨填词”了,倒是也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自嘲心态在其中。】

    【科举考不上,在市井间却是火得不要不要

    的。】

    【尤其是在当时的歌伎圈子里,若是得到一首柳永写的词,那简直能叫人欣喜若狂,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当时在这个歌伎的圈子里,有广为流传的四句话,足以验证柳永写的词究竟有多受欢迎——】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贯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听听,这是不是和我们现在追星时说的那些话一样一样的?】

    嘶……竟然这么受欢迎?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绫罗绸缎都不要,君王召见也不稀罕?就连千万两的黄金和得遇神仙,竟也没有那柳永来得重要?

    他们听着这四句话,怎么就那么有点泛酸呢……

    啧。

    而且这柳永的词,到现在也还没出一首让他们真正信服的……啧!

    【柳永多次考科举都没什么结果,再受欢迎又有什么用,于是他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了,打算先去江南游玩一番。】

    【然后在离开都城之前,柳永为了和情人告别,写了一首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同时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那就是《雨霖铃·寒蝉凄切》,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着实缠绵悱恻,也很是凄婉动人。】

    【比如其中的几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到现在都是情人惜别时的千古佳句,而且柳永词作流传之广,在当时可是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可见柳永的词,非常受当时老百姓的欢迎,而且他写的词,对于表达的感情都很直白,文人可能不买账,但老百姓们爱听,所以对于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市井生活,柳永称第二的话,那就没人敢

    称第一了。】

    【但可不要以为柳永只会写市井之词,他对于写文雅的词,其实也很在行,比如柳永写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可是被苏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这首词是“不减唐人高处”,足可见柳永在作词上的能力和水平。】

    [叮叮——]

    诗词文章模块中,关于柳永那部分,将这两首词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一首细

    腻刻画了情人离别时凄楚愁绪,情景交融,一首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愁思,以及仕途失意的悲慨,还有对于思归的念想,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受等,竟是完全两种风格的词作!

    不减唐人高处……后面这一首词,竟果真是和唐人的诗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到这里,不少不甚服气的文人,已然是有些哑口无言。这么一看,这柳永倒也不是虚名在外啊。

    雅俗共赏,这文化落地也是很重要?

    【纵观柳永的一生,在他51岁的时候,才终于得了一个官做。】

    【主要是因为当时把持朝政的刘太后终于去世,宋仁宗赵祯得以亲政,于是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又加开恩科考试,使得像柳永这样好几年没中进士,又年级大了的,得到了特殊照顾,于是柳永参加这次的科举考试,一举中第。】

    【这之后柳永在多个地方做官,也是政绩颇佳。】

    【甚至因为在余杭当县令,将其管理得很好,还被写进了当地的县志,并归入了“名宦”的行列之中,还有柳永在盐场当盐监,写过一首替盐民说话的词,也被写入了《昌国州图志》之中,同样也被归入了“名宦”行列之中。】

    【当然,其实柳永的仕途还是不怎么顺利,某次被上面官员看中,想破格举荐柳永,结果却又遭到言官弹劾,表明不合规矩,而且皇帝还为此特意下旨,意思是说以后举荐,没有经过晋升考核的官员,那就没有被举荐的资格。】

    【于是柳永想要晋升,只能慢慢熬了,但也只做到了屯田员外郎,后人说的“柳屯田”就是从这里来的。】

    【而后柳永71岁时,最终在润州去世,甚至去世的时候,身上都没多少钱,还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出钱,才让柳永得以入土安葬……但不管怎么说,柳永这一生,尽管终身潦倒,可他在宋词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的高——】

    【他是我国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并且还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慢词?慢词又是何意?"

    刘彻摸了摸下巴,一边去看这柳永所作的词,一边又去看此人当官时的所作所为。这官当的倒是不高,但事做的倒是不错。

    倒也是个人才,只可惜当官的年龄确实是已经很大了。这么一看,又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可惜。而且天幕给这位柳永的评价竟然这么高?>那慢词究竟是何意?

    【按照当时宋朝对于词的分类,一共有两个大类,一个叫小令,一个就叫慢词。】

    【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音乐上面——小令的音乐节奏比较快,那相对而言的,慢词的音乐节奏就比较慢,而在宋朝以前,基本上就是小令更加的热门,甚至可以说是独占市场,而慢词就属于冷门中的冷门了。】

    【一直到柳永这里,慢词才逐渐流行起来,所以可见柳永对于慢词发展的贡献之大。】

    【还有就是柳永写词的“雅俗共赏”风格,让词也发展到了老百姓中间去,而不是限制在士大夫阶层那里,于是这宋词的发展,自柳永这里开始,使得市井之词和士大夫之词,都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以及演变,对之后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所以“词”到这里,终于也是更加走入百姓之中,真正开始兴盛繁荣起来了。】

    秦王宫,

    嬴政对这宋朝的观感,其实颇为复杂。

    一方面那宋朝对外的发展,着实是让他看不上,可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说这宋朝的经济发展,可着实是让人眼馋……尤其经济带动文化,这词可不像诗那样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却还能兴盛起

    来,其中经济繁荣的因素可谓是影响颇大。

    这词在他看来,一开始完全就是娱乐之作。

    而这娱乐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带动词的兴盛和演变,可见这宋朝经济的发展繁荣……赢政不由得啧了一声。

    回想天幕之前说起的宋朝对外历史,再听现在词的发展和兴起,更是让嬴政不由得深刻意识到——何谓有钱的好处和影响,最起码武力值不行,竟然还能拿钱摆定,而国家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文化兴盛发展,也很显而易见啊。

    钱啊钱,看来这资料库中的经济相关模块,也得好好研究研究。而一想到这个,嬴政又不由得想捏眉心了。

    现在他可算深刻意识到天幕说的“人才”的重要性了,毕竟做什么不需要人才?而这人才想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这培养人才的架构可要能循环和不断完善才行,如此才能更大限度的培养更多有用人才出来。

    而这一切,都着实任重而道远。

    不过天幕都给出了种种优待和功能权限,他又岂会因为困难重重而心生困顿!怕只会更加摩拳擦掌,想要

    大展拳脚一番。于是嬴政将目光落在那经济模块的留言板上面。

    这个模块也已经开启,既如此,何不好好利用一番这其下的留言板功能?

    既然这科举制有“策论”一说,那他就秦朝经济相关问题,也亲自来出个题好了。赢政暗自点了点头,越发觉得这是个好想法。就是不知会有多少人能够回答。

    而且由他亲自出题来提问,怎么说应该额外加些筹码吧?也不知能否自己去定义给多少功德值?反正他手上的功德值,啧,不怕不够用。

    第111章 苏轼

    [叮叮——]

    功德名单上的人进行提问竟然会有提醒。

    而且天幕还实时进行了功能权限更新——由功德名单上的人进行提问之后,除天幕评估选出的最优解答案外,提问者可再自行选择一条满意回答,额外也可获得相应功德值。

    "还能这样?"

    刘彻摇摇头啧了一声:“不过这倒是更有意思了。”

    相当于除了被天幕承认之外,还能被上了功德名单上的人认证能力如何。

    尽管可能有个人喜好的因素在,但是谁又能否认被选择上,不是另一种变相的能力证明?更何况现在这个提问者……可是那位秦始皇。

    看看,只才转眼间,就已经有了好多答案留言了。刘彻摸了摸下巴,又叫人把桑弘羊叫来。

    “爱卿也答一下吧。”

    桑弘羊:".……陛下?"

    难道他做的事情还不够多?哪有空回答这些……而且看似还不能随意回答,必须得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才行……此外更关键的是,他是不是还得先学一下策论相关的规格模式?

    刘彻可不管桑弘羊内心在想什么,直接拍着人肩膀道:“爱卿可是在理财上很有一手,应该能回答这位秦皇的问题。"

    "朕非常信任爱卿的能力。"

    “你看这宋朝人的回答数量虽然居多,但我们大汉有爱卿在,决计也差不了什么,爱卿你说是吗?"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大汉怎么能比那宋朝差。

    尤其是这位秦始皇提问之下,既然会提出此问题,必然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以及情况,既如此,该是展现他们大汉实力的时候了,也叫那秦始皇看看,他手下可也是能人辈出。

    桑弘羊:"……"

    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了。

    从来没有一刻希望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么少过……太忙了,真的太忙了。也许他抽空也得做一下养生操了。或许可以跟小霍将军取取经?

    唐朝李世民时期。

    见到嬴政提出的那个问题,李世民也将长孙无忌等人叫了过来。

    "朕看这宋朝人倒是回答得

    很踊跃,但我大唐能人辈出,对于这种问题,怎能落于人后?"李世民态度和善的看过去:“诸位爱卿怎么看?”

    "不如都试着回答一下如何?"

    毕竟是由这位秦始皇亲自提问的问题,他亲自来回答不太合适,但由他之下的大臣来回答,就很合适了。

    只不过既然都要回答了,那必然是要有所得才是。

    否则的话,他这盛世大唐,如此能人辈出,若是比不上其他朝代,那岂不是有些丢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