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可当何远征的律师开口向他提问,他才知道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案发当天,袁大海的笔录是谁记的?”姜郁问。 “是我记的。”王硕如实回答。 “谁负责跟他核对签字?” “也是我。” “你核对笔录的时候,何远征在做什么?” “他说要跟家里人打个电话,就出去了。” “所以只有你和袁大海两个人在办公室里,是吗?” “对。” “袁大海为什么没在笔录上签字?” “他看了一会就说自己头晕眼花的,看不进去,想休息,就没签。” “然后你就打了他?” “我没有!”王硕本能地否认,音调骤然提高,“我没打过袁大海!” “那你对袁大海做了什么?” “我……” 王硕一时语塞。 他本以为自己不过是何远征的“从犯”,律师一连串的问题却明显在告诉法官,何远征对他所招供的罪行并不知情。 他不知道事情怎么一步步地演变至此,姜郁也没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而是继续追问两人当晚的值夜安排、谁先发现袁大海身体不适,以及四点至六点的这段时间他在做什么。 回答变得愈发困难,王硕几次开口又哽咽停住,想到母亲此时还坐在旁听席上,在他每一次的回答过后愈发失望,男人终于情绪崩溃,痛苦低吼:“我不知道,不是我,我不知道……” 现场又一次陷入混乱,余薇和程烨几乎异口同声: “审判长——” “审判长——” “肃静!”审判长用力敲击法槌,重新看向王硕,“被告人王硕,本庭再向你确认一次,你是否还自愿认罪认罚?” 压抑已久的情绪在这一刻如洪流般突然爆发,王硕埋头趴在面前的桌板上失声大哭,“我没做过,我不认罪……我是被冤枉的!”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需以当事人自愿为根本前提。 由于王硕当庭临时改口,撤回此前的认罪表示,辩称自己没有刑讯逼供、不构成犯罪,检方也只能临时调整庭审策略,将举证的重点放在袁大海的死因分析上。 下午庭审继续进行,为袁大海作出第二次死因分析报告的鉴定人岑某出庭,接受辩方质询。 “岑老师您好,”姜郁率先开口提问,态度恭谨有礼,“您的鉴定结论认为,‘长时间固定体位、寒冷、饥饿等外来因素和袁大海本人的心脏病变共同参与了死亡过程,其中外来因素起主要作用,心脏潜在病变起辅助作用’,这点我还是不太理解。” 她顿了顿,进一步阐述疑惑:“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尸检报告当中会描述死者受到了哪些伤害,有的的确非常复杂,但是不论伤害形式有多复杂,最后致死的原因如果能够查清,一定是很明确的,不会既是烧死又是中毒而死。那像本案被害人的这种情况,您认为到底是冻死、饿死、还是心脏病变而死呢?” 鉴定人五十来岁的年纪,头发斑白,脊背笔挺,语气态度之中透着股不容质疑的冷傲:“我觉得我的意见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外在因素诱发了心脏病变,最终导致死亡。” “也就是说,最终致死的原因还是心脏病变,对吗?” “你不用跟我玩文字游戏,”岑某似是见多了巧舌如簧的律师,顿觉反感,情绪抵触,“我说了,这些都是他的死亡原因,不只有心脏病变。” “那好,我换一种问法。”姜郁并不在意对方态度,重新组织问题,“您是如何判定死者生前挨饿的?” 显而易见的答案。 “这点报告里也写到了,”岑某道,“死者胃内容物不足50ml,这个量是很少的,足以见得死者生前处于饥饿状态。” “那我请教一下,人的胃排空食物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不过是最基础的常识问题,经验丰富的鉴定人无须多想就能给出答案:“一般是六小时。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或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六小时……也就是说,我们睡一晚起来,胃就基本排空了吧?” “差不多吧。” “那袁大海的死亡时间是早上六点,这个胃内容物的含量不是很正常吗?” 质问来得猝不及防,岑某明显怔了怔,略局促地推了一下眼镜,“这个……” 公诉席上的余薇立刻开口打破尴尬局面:“根据二被告的供述,审讯当晚被害人没吃晚饭,必然处于饥饿状态,刚才鉴定人也解释了,胃内容尚有残留不排除是袁大海的个体原因导致。” 姜郁目光转向余薇sg,“也就是说,‘饥饿’是公诉人的观点,并不是法医通过鉴定来判断的,是这个意思吗?” 瞬间静默的几秒钟里,似有硝烟升腾弥漫,庭内气氛剑拔弩张。审判长不得已开口主持秩序:“还没有到辩论环节,你们主要还是向鉴定人来发问,暂时不用发表观点。” 姜郁静静凝视余薇数秒,收回视线,继续又向鉴定人和己方专家问了几个问题,驳斥了鉴定意见对死者生前受冻的分析。 随后法官看向程烨,“程律师,你有问题要问吗?” 程烨原本以为今天开庭于他而言只是走个过场,不料当事人竟临场反悔,拒不认罪,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伺机表现,免得被同行碾压,叫在场的所有人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