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历史小说 -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在线阅读 -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第26节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第26节

    心想:只要小师妹见过实物,肯定会就了解他们工作的魅力和意义,留下来那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李筠真正高兴的是,她居然这么容易就能进入研制光刻机的实验室,通过赵志民的话,她立即就猜出来今天的目的地。

    比起在书中看到的图片,她自然对于那些曾经作为开创者的实物模样。

    于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就此形成。

    两人都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研究所,回实验室放下东西之后,赵志民就带着李筠往楼下走去,一圈又一圈,就在李筠觉得自己都要开始眩晕的时候,身前的赵志民突然停下脚步。

    赵志民转身看了有点不对劲的李筠,解释说:“为了安全嘛,可以理解的。”

    “我明白。”

    李筠点点头,入目只有刺眼的灯光,将整个空间凸现得格外冰冷。

    不一会儿,里面就走出一个人,看到赵志民打了个招呼。

    “赵志民,你今天怎么突然想来看情况了?我记得张教授也没说那么着急啊,就算你今天来,我们也不一定可以做出成果,那些机器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赵志民一把揽住闫旭东的肩膀,解释说:

    “我可不是来催进度的,你们教授的脾气我又不是不知道,就算是我不催,那速度也不会慢。今天就是特意带着我们团队的新人来观摩的,你们看到的图纸可有她的一份功劳。”

    闻言,闫旭东回头仔细看了李筠一眼,没想到看起来瘦小的人却有如此大的能量。

    就算是他也能看出,只要能够做出来,肯定又是一个可以上报的大好消息,说明他们现在已经紧跟英美脚步,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赵志民注意到立即介绍说:“我的小师妹——李筠,这是我的同学闫旭东。”

    “你好,李筠。”

    “你好,闫旭东。”

    两人简单问好同时握手,简单摇动两下立即分开。

    闫旭东想着都是熟悉的人,走在最前面带人进去,不过他们实验室管理明显更加严格,一进门就被要求穿上实验服,带上帽子、口罩和眼罩,以及手套。

    就算是这样全副武装了,两人也只能被许可站在外面观察屋内的人操作。

    闫旭东也和两人站在一起,介绍道:“说来你们这次送来图纸还算是幸运,正好碰到安教授想要实验一下刚刚研制出来的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机,要是机器没问题的话,成功的概率非常高。

    毕竟投影的话,就不会与掩膜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出现意外的概率低,待会儿你们看着就明白了。”

    “可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们之前说是要用gk-4来制作。”

    “没错,现在是两个机器同时进行,顺便对比一下彼此优劣,你们看。”

    闻言,李筠和赵志民两人立即朝着玻璃窗内看去。

    只见内里两侧摆放着两台大型机器,旁边都站着好几人,几乎两方是在同时行动,她们站的距离较远,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到具体操作,不过这样令人震撼的画面,也足以震慑那些从未见过的人。

    闫旭东对于这样的场面却是早已经熟视无睹,想到今天赵志民来的目的,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李筠身上。

    他在李筠的眼神中发现一抹亮光,那不是震撼,反而像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冲动,又或是野心勃勃的急切等待。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一个第一次来的人眼里,看到那样陌生的情感。

    下意识地使劲摇晃脑袋,想要将脑海中莫名其妙的感觉甩掉。

    像是为了避免自己再看错,闫旭东也将自己的眼神转移到屋内的景象,仔细观察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步骤和动作,是否符合操作规范,要是出了问题他也能即使制止。

    赵志民看到一半,忽然觉得他们这样一直扒着窗户好像有点尴尬,为了活跃气氛,装作好奇地说:

    “小师妹,你有没有了解一点这方面的情况?仅凭肉眼看着好像也没多大差别。”

    李筠没有挪开自己的眼神,用熟练地语气说:

    “我看到报纸上说78年的时候,国外就已经研制出来三微米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dsw4800,不知道我们眼前这个的精度是多少?要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的话,我想国际上也会有那么多闲言碎语。”

    闫旭东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李筠,没想到对方真的一直在有关注国际情况。

    更重要的是,李筠也没有猜错,眼前的这一台精度正是三微米,虽说研制出来的时间比外国晚了一年多,可依照两国的国力对比,谁能不说他们一句强呢?

    赵志民也知道现在国际上对于祖国的声音,心中立即升起一股气,一定要赶到他们前头,誓要好好打那些看不起他们国家的人的脸。

    语气严肃地说:“小师妹你说的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努力,争取让其他人跟着我们的脚步跑。”

    而后,他用希翼的眼神看着闫旭东,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回答。

    闫旭东也是有点气短,他们现在还有两年的速度需要赶,那不是一时半刻。

    因此,只能对赵志民的眼神熟视无睹,而是开始与李筠交谈起来。

    “我看李师妹似乎对我们的研究项目挺感兴趣的,78年的时候,估计李师妹还在读高中吧?”

    李筠笑着摇摇头,解释说:“没有,78年的时候我正在下乡,这些都是我从图书馆里看到的。”

    听到当时她正在下乡,惊讶的不止是闫旭东,赵志民也同样瞳孔震惊。

    他之前是了解过李筠的专业和年龄,但是也没了解到那么详细,现在猛然听到,整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说,李筠78年的时候正在下乡的话,那么她肯定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而77年是第一次,79年是第三次。

    也就是说自己眼前的聪明绝顶的小师妹,是经历了三次高考才出现在自己眼前,再想到李筠的年纪,他突然很心疼眼前的姑娘。

    对于李筠那瘦小的身材也有了猜测,他之前没有怀疑李筠是知青,就是因为李筠今年也只不过19岁而已,这个年纪上大学非常正常,甚至对于某些地区的女孩子来说,这个年纪上大学都算是小的。

    闫旭东则是惊讶,眼前这个眼神清亮的人,居然在乡下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都没有忘记学习,心性坚定,而能被张教授挑中,资质必定不凡。

    要不是担心被人说挖墙脚的话,他是真的想要给老师找一个这样的师妹。

    同时也说明一个事情,眼前这个姑娘还是今年的新生,要是去年还在乡下的话,那就只能是今年刚刚考进来的。

    而且听着对方的意思,下乡了也关注他们研究的内容,说明对这方面肯定感兴趣。

    因此,笑着对李筠说:“要是李师妹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的话,以后你们那边有和我们这边的联合项目,都可以申请加入,随时来观看。”

    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李筠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大进步,往后来这里多了留在这里的机会肯定也多。

    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那就多谢闫师兄。”

    “这没什么的,只要注意别随意对机器们动手,想来看看情况还是允许的。”

    三人还在说着,里面却突然传来一声惊呼:“诶?”

    所有人的脑袋都聚在一处,看着取出来的晶圆上根本没有出现自己想要的图案,开始按步骤寻找原因。

    而后面的这些交谈,声音较小,屋外的三人根本就听不见。

    这还是赵志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些摸不着头脑,无意地问出声:

    “这是怎么了?里面的情况看起来不大好。”

    “应该是掩膜出现问题了,晶圆没有刻出想要的图案,做出来也没什么作用。应该是她们刚接触不久,有点紧张,很快就会找到原因的。”

    话音刚落,赵志民就看到里面的人面色恢复如常。

    他没有好奇李筠是怎么猜到这个原因的,反而还想着继续扒在玻璃窗上,继续观察是不是李筠所说的这个原因。

    反而是闫旭东有些惊讶地看了李筠一眼,为了今天与新机器形成对比实验,他们今天所有用的试剂、材料都是新的。

    而且他们看到的还是第一次实验,也就是说掩膜也是第一次使用。

    按照往常的惯例来看,掩膜的平均使用寿命是5-25次,这种第一次就出问题的概率很小,因此他也有些不确定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和赵志民一起,看着屋内几人的动作,果然看到他们重启机器,给晶圆重新涂上光刻胶,再将掩膜板放置在上分,重新用光照射。

    看起来和重新重复一遍刚刚的步骤没两样。

    此时,闫旭东也确认了李筠的猜测没有错,甚至比他这个老手还要早看出问题,眼神中闪过一抹亮光。

    嘴边却好奇的询问缘由,“不知道李师妹是怎么看出是掩膜出问题的?”

    “刚刚闫师兄不是说新研制出来的分布式投影就是为了避免这个环节出错,所有我就大胆这么一猜。”

    这个理由听起来好像找不出什么问题,可闫旭东听在耳里却总觉得怪怪的。

    刚刚李筠说话时那笃定的神情,仿佛她一眼就能够看出问题,根本不像是她嘴里所说的猜测。

    光是这么想,闫旭东整个人都有些烦躁,想不出道理他就能把想到抓耳挠腮。

    赵志民则是傻乎乎地祝贺李筠,“小师妹你可真厉害,一眼就猜出原因了,就算是使用了小聪明,那也是十分厉害的。”

    “就是碰巧了。”

    “那也是本事。”

    “按照现在两台机器的对比来看,安教授研究的投影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比起另一台来说,速度简直了,要是以后都能用上,老师也不用愁每次要用什么来试验了。”

    “创新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筠并没有直接赞同这句话,因为在后世,在考虑了成本和时间之后,最流行的还是接近式,在掩膜板和光刻胶基底层之间留有留有一个微小的缝隙,避免接触污染,也能节约金钱和时间成本。

    而后年她们就能在自己的国家看见这样的机器,进一步缩小与国外差距。

    最后第一个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投影式制作出来的晶片,只不过其具体性能如何,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测试,这件事要等到老师回来之后主持,暂时还不能看。

    赵志民也注意到这次的晶圆要更大一点,想到其存取的信息量更大,对于其造型好像能够理解了。

    过了眼瘾,他就带着李筠和闫旭东告别,回到自家的实验室,继续忙活。

    李筠也回到了自己的档案室,继续昏天暗地的翻阅资料。

    接近一个星期的浏览,她对于自己所要书写的论文主题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但是具体的内容她还得再思索一番。

    而和两人告别的闫旭东,继续看着实验室内的试验完成,才仔细整理了自己的防护衣物之后走进去。

    一进去他就找到负责接触式的人员。

    大家一看到闫旭东来了,一个个吓得缩着脖子,实在是他们刚刚出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意外,耽误了试验进程,影响对比结果。

    闫旭东这个在实验室里向来以严苛闻名的人,肯定要给他们来上一顿狠狠地训斥。

    似乎是担心相比于自己主动承担,被闫旭东责问更害怕,队伍里的队长挺身而出,在闫旭东还没有开口之前,直接对着他深深鞠躬,开口道:

    “闫师兄,都是我们不小心,一时粗心大意,才让试验出现问题,请您说我们吧!”

    闫旭东也没有想到自己什么都还没说,就把下面的师弟师妹们吓成这样,他不由得反思难道自己的脸看起来很吓人吗?

    不过,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这个,赶紧把人叫起来。

    “你别鞠躬,先站起来,我问你们一个事,你们是按照试验流程那样,一个个仔细排查才找出是掩膜出问题的吗?”

    “啊?”

    大家没想到,闫旭东进来就是为了问这个,一个个还有些缓不过神来,呆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