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言情小说 - 八零之女配逆袭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儿子订好了明天晚上的火车票。

    李三顺已经做好晚饭了,“你们回来了,正好吃饭。”

    李开元都不用大人招呼,看到奶奶和父亲,弟弟回来,自己就从碗柜里又拿出三双碗筷。

    刘大银洗洗手在饭桌上坐下:“你知道我们回来?还给我们做着饭。”

    李三顺:“我这不是想着你们快回了,就多做了有些,你们就是不回来也没事,剩下的我和开元明天早上热热再吃。”

    刘大银咬了一口窝头,喝了一口稀饭,舒服的吸了一口气,还是家里的饭菜吃起来舒服。

    “三顺,我有事情跟你说。”

    一喊名字,李三顺就知道有大事了。

    “什么事?”李三顺放下筷子,歪头侧耳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刘大银声音如同含了糖,是个人就能听出她的喜悦:“省城一个姓钱的大夫,跟咱们订了二十五只烧鸡。”

    李三顺一脸惊喜,“真的?”

    “我骗你干啥,当然是真的了。”

    “那还吃什么饭,咱们赶紧去买鸡啊。”

    李三顺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刘大银赶紧把他喊住:“你这着急个什么劲?把饭吃完,再好好商量一下。”

    李三顺嘿嘿直笑,在门口说道:“商量什么?我先去把卤水熬上,幸亏上次买的药材香料还剩下一些,我这就点火去。”

    烧鸡做的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一锅卤水。

    这卤水熬得越老越好。刘大银听李三顺说过,以前在省城的时候,他家里的那一锅老卤水都已经十多年了,锅底上的火根本就没熄灭过。

    李三顺忙着去点火熬卤水,刘大银吃完饭也不能闲着,他得去买鸡。

    她在心里盘算一下,谁家里喂得公鸡多。

    还要去年的公鸡。

    在心里选出十多户人家,刘大银吃完饭等着天黑出门。

    村里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要是被有心人发现了,岂不是给家里惹了大麻烦。

    要知道,现在做个小买卖还要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呢。

    等天完全黑了下了,刘大银拿了一个大的编织袋,悄悄除了门。

    她去的第一家,就和她家在一个巷子里。

    李常有夫妻两个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早就嫁人了。

    夫妻两个岁数大了,干农活早就力不从心,一年到头挣得公分根本就不够吃饭的。

    为了贴补家用,老夫妻两个在家里喂了二三十只鸡。

    按照规定,一户人家最多只能喂八只鸡。

    李常夫妻两个的年纪实在是大了,家里又没有壮劳力,村里对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

    刘大银趁月色,敲了敲李常有家的大门。

    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悉悉邃邃的声音。

    “谁啊?”老人在院子里喊。

    刘大银声音不高不低:“常有叔,我是三顺家。”

    老人咳嗽着,慢腾腾地开了门:“三顺家的,这么晚了,有事?”

    刘大银闪身进了门:“我有事跟您商量一下。”

    李常有的媳妇在灯下坐着呢,见来人是刘大银,有些吃惊:“三顺家的,这么晚了,有事?”

    刘大银:“常有婶子,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您,真是不好意思。我来,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李常有夫妻对视一眼:“什么事?”

    刘大银笑着道:“我和留柱不是带着开林去省城检查嘛,碰见了一个老亲,他托我在家里买几只公鸡。我记得您家里就有好几只去年的公鸡,想跟您买几只。”

    这里的风俗,是过年的时候要上供一只大红公鸡。李常有去年喂了十多只公鸡,就想着过年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没想到去年卖公鸡的太多了,价钱压得很低,李常有夫妻只卖出了两只公鸡,现在家里还有九只去年的大公鸡呢。

    加上今年又喂了好几只公鸡,光是鸡食,就让两个老人苦不堪言。

    老人见人就抱怨,刘大银是个好听闲话的,老人跟她都抱怨好几次了。

    刘大银继续道:“一只鸡我给两块七毛钱,您看怎么样?”

    白鸡按斤算,一般六七毛钱一斤,过年买一只红公鸡,撑死也就两块钱。

    买鸡可不是越大越好,人们最喜欢的就是二斤多沉的,太大了反而不好卖了。

    李常有问道:“三顺家的,你那老亲是干什么的,干嘛要这么多的公鸡?”

    刘大银早就料到会有人这样问,她也早就想好了答案:“这个我也不知道啊,人家光说要公鸡,没说有什么用。”

    李常有还想问什么,他媳妇在下面拉了他一把:“你这么多话干什么,还不赶紧去给三顺家抓鸡。”

    刘大银有些不好意思道:“常有叔,常有婶,我话还没说完,这钱得等两天才能给。我那亲戚是见到鸡才给钱呢。”

    李常有夫妻倒是没觉得不好,刘大银家就在这里,还怕她不给钱。

    别看李常有岁数大了,动作快准狠,进了鸡圈没一会儿,就把九只大公鸡抓出来了。

    刘大银在外面借过公鸡,全部装进自己带来的大编织袋。

    把袋口扎紧,把编织袋往背上一背:“常有叔,常有婶,等几天我就把钱给你们送来。”

    老夫妻两个摆手道:“我们不急着用钱,你什么时候有空闲送过来就好了。”

    插好门闩,李常有和老伴唠叨:“这里三顺亲戚家里要这么多只公鸡,不知道干嘛用?”

    他老伴:“管她干嘛用呢,只要不少咱们的钱,哪怕他买了是为了上天呢。”

    刘大银把公鸡背回家,交给儿子,马上又去了下一家收公鸡。

    李三顺和李留柱杀鸡拔毛,一刻也不得闲。

    刘大银又找了十几家,收了二十多只烧鸡,加上第一次收的九只烧鸡,一共是三十五只烧鸡。

    李三顺不解:“不是说要二十五只烧鸡吗?你收这么多干嘛,剩下的咱们送到哪里去?”

    刘大银白了丈夫一眼:“你呀,就是不开窍。我没跟你说嘛,在火车上遇到三个人,一开口就要把咱们带的六只烧鸡包圆。我多带几只,在火车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人买呢?”

    李三顺有些忧心:“你上次那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这次你背着这么多烧鸡,要是在火车上被抓住怎么办?万一警察把咱们的烧鸡都给收缴了,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刘大银:“呸,你就不会说点好啊。你说的我能没想到嘛,从省城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让儿子买的都是站票,到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车厢。”

    “儿子带着给省城钱大夫的二十五只烧鸡,我带着多出来的烧鸡找人卖,即使被抓,儿子也能把烧鸡送到省城,咱们也赔不了。”

    时间不早了,两个孩子都困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