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为官基本
武璋十一年的这场殿试,堪称最“荒诞”,却也是可以堪称“可载入史册”的一场殿试。 殿试的考题有二,一则为“分析当下国情,制定未来十年内大乾发展策略”。 这是笔试,华美文章,精彩策略比比皆是。王怀贞的答卷更是让武璋帝读后,连连颔首感叹。 但是,另一则考题,他却懵了。 其实不止是王怀贞,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太子杨淙,包括官员和考生,没有不懵的。 因为武璋帝命人抬出了几十只大筐子,里面有五谷杂粮瓜果蔬菜。 武璋帝给这殿试出的第二道考题便是:写出这些框中所放之物,加以概述。 这算是什么考题? 可偏偏武璋帝还当真是按照举子们写出的数量判定成绩的,那中了状元的举子写对了十六种,中了榜眼的写对了十二种。王怀贞只写出了十一种,但全对,所以成了探花。 有那不服气的举子说武璋帝这种考试不公,毕竟举子们平日一心只读圣贤书,少有下田。科考取才,若是仅凭辨识农作物定名次,实在不公。 武璋帝没有生气,他还笑了! “你们觉得朕以这样的方式对你们进行考教,是不公?很不服气?” 举子们中有三两个小声应是,但是大多数都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就连王怀贞眼里也有不服的神色。 武璋帝朗声大笑: “科考取才,说得不错,可这是为朕取才,为大乾万万黎民百姓取才! 所以,朕要取的,不是只会出口成章,撰写华美文章的才子。朕要取的,是能为朕为大乾百姓做事实的大才! 不食五谷杂粮,不通俗物人情,又怎么能做好官,做贤臣?又怎么能造福百姓,替朕教化子民? 你们莫要不服,朕听闻你们都极为尊崇林学士,钦佩他的文采,佩服他的气度,崇尚他的人品。但你们可知朕喜欢他什么吗? 缘何咱大乾首次恩科,他能三元及第成为咱大乾开国以来第一个状元公?” 学子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就连在场的大部分官员也是一脸的疑惑,只有太子杨淙和翰林院院首老大人讳莫如深的笑了。 当时,大乾首次殿试,其中有两名考生让武璋帝难以取舍。 最后之所以选定林雍骕为魁首,则是因为当时只有六岁的杨溯偷偷溜进大典找太子杨淙。听到武璋帝和太子杨淙因此事而犯难,玩笑似的说要为爹和大哥排忧解难。 他的办法就是让那两名考生进殿,他来加试一题,等他们作答后,武璋帝和杨淙再根据他们的回答选出状元。 武璋帝说他胡闹,可听了他的问题后,却是眼前一亮! 杨溯的问题便是:让人取来三种稻谷,给他们辨认。 武璋元年许睿唐炳辰率军兵分两路北伐,历时数月便攻到了顺天府元牧朝大都。 杨乾在国纲建立之后,曾北上巡视刚被许睿等收复的北方土地。广陵府便是杨乾北上巡视的第一站! 旧时,广陵府乃闻名天下的繁华之地,可当杨乾及众官员抵达广陵时,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入目所及皆是废土,残垣断壁,田地荒草丛生,更是几十年都不曾耕作,存民不足十户,人口甚至不足百! 国家的复兴首当其冲便是兴农,无农桑者,民之衣食何以为继? 武璋帝择官员治理广陵,下死令,要求五年之内必须让广陵重现旧时繁荣! 武璋四年的那次科考,面对两个同样优秀,令武璋帝无法抉择出状元人选的举子。杨溯让武璋帝以辨识稻米为题,加考一题,以抉择出状元人选。 而这第一种稻谷,便是产于广陵的新米!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广陵农业已然恢复。广陵府将武璋帝定下的五年兴农计划,三年便已达成。帝大喜,遂令将去年秋收时广陵上缴的第一批税粮,全都定为宫中食用之粮米。 而第二种稻谷,杨溯是让人取了应天府粮仓里的,第三种则是从军营里取来的军粮。 当武璋帝看到很快送来的这两种稻谷,旋即便看向了太子杨淙。 他明白了:原来杨溯溜进大殿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武璋帝没说什么,只是吩咐了常林叫来了林雍骕和另一考生。 他们进殿后,杨乾让他们二人来辨认这三种稻谷。 另外一个考生只道是稻谷,却辨别不出有何差异。可是林雍骕仔细辨认后,却眉头紧锁。 武璋帝询问其缘故,林雍骕犹豫再三,伏地跪禀: “那第一个筐里的稻米,颗粒饱满,且稻香浓郁,应是广陵去年秋收新打下的稻米,特意贡予陛下享用。 学生听闻陛下武璋元年曾巡视北地,第一站便是广陵,当时广陵乃是片废土。陛下严令五年还复广陵繁景,现已三年,广陵便农业复兴,此乃陛下隆恩所致。学生见此米,欣喜不已。 然,再见二、三筐中之米,学生这欣喜便转为忧虑了。” “缘何?”武璋帝漫不经心的问道。 “第二筐稻谷看似与第一筐稻谷差异不大,但是凑近便可闻到霉味,色泽略逊,可见是陈米。但寻常人家,纵使富户,也断是不会舍得将粮食如此糟蹋。所以,它定是来自官仓! 去年夏日,应天府连日暴雨,想必是官仓管理不当,造成了进水,事后又未妥善处置,所以才会使得这些稻谷发霉腐坏。学生见此筐稻谷,心痛万分啊!” 说着林雍骕又叩首,双拳却是攥得紧紧的,低垂的头颅,面容皆是悲痛之色。 武璋帝没有点评,而是让他继续再说第三筐中的稻谷。 林雍骕闻言,猛地抬头直视君上,眼里迸发出的愤怒毫无遮掩。 “这第三筐稻谷,乃是军粮!” “何以见得?” “这筐稻谷是陈粮,且又掺杂了大量的糟糠,纵使是寻常百姓家中,若非实在揭不开锅,也不会如此。只有军粮,当兵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会不挑食,但求温饱。 可他们都是为我大乾出生入死之人,捍卫我大乾国土,抵御外敌侵略,马革裹尸,如此稻谷却是他们的口粮,陛下!” 最后高呼陛下,林雍骕的眼中竟缓缓流出了泪水。 或许因为自家兄长也在军中,林雍骕对于如此军粮,甚是悲愤。 武璋帝却是从中看出了林雍骕的人品及情操,他钦点了林雍骕为大乾开国首届科考状元。但是,却只是封了他从六品翰林修撰,而后六年不管不问,冷落着他。 当然,事后,那应天府粮仓的主管官吏与那军仓主管官吏都受到了处罚,那军仓所属军队的将领也被武璋帝好好的敲打了一番。 当翰林院院首老大人,将林雍骕当年殿试的故事(当然是隐藏了杨溯乱入之事,只道武璋帝英明,出题考教,择状元。)讲给了众考生听后,他们的面色又有了变化,看向林雍骕的目光灼热的像是能将他点燃! 武璋帝见此情形,心里又有些不太得劲儿了—— 难道不应该崇敬咱是个圣明君主吗?怎么一个个都盯着林雍骕瞧?那眼神就像是饿了几天,忽然见到个大猪肘子似的。 “咳咳……” 为了突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武璋帝假意轻咳了两声,将殿上一众人的目光全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朕当年以那优中劣三种不同的稻谷考教林学士二人,用意也是告知他二人。这三种稻谷代表了三种不同情况的官场,三颗不同的人心! 朕让林卿看稻谷,让你等举子看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用意都是要告诉你们,为官者须懂得民生民情!只有重民生民情者,才能知道要怎么为官! 为官者,理政办案,须查真伪,辨虚实!民不可欺,但为官者亦不可为刁民所欺! 这其中的道理,便是为官的基本,不是书本中可以学习到的。须得深入民众,以百姓为师,方可体味个中滋味,自行领悟啊!” 众举子听了武璋帝这一番话,都陷入了思考当中。 王怀贞最先明白了,伏地叩谢君上良苦用心,指点迷津。 而后其余举子们也都回神,纷纷伏地,叩谢君恩。 这一场殿试之后,武璋帝是龙心大悦,而林雍骕则是又犯了难—— 想当他门生的学子那么多,他该肿么破? 要知道,他林雍骕才不过正五品翰林学士。可这翰林院院首老大人宋寿,人家可是正三品翰林学士承旨,还是太子杨淙的老师,太子太傅呢! 老大人自然也是文人所尊崇之楷模,大乾之文宗。 但因为老大人又是太子老师,那些学子们自然不敢腆颜拜于他门下。但不拜主考拜副主考,林雍骕也要顾及老大人的“颜面”啊! 眼见放榜在即,林雍骕还是没有想到好主意,只得去了康安斋求助老夫人霍氏。 霍氏倒是觉得他庸人自扰,那老大人宋寿本是淡泊名利之人,怕是压根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见林雍骕为此食难下咽、夜不安寝,眼下已有淡淡阴影,便提点他: 那些举子不去拜于老大人门下,因为宋寿之名太大,且又是太子太傅,年事已高,还乡养老也就这二年的事了。若林雍骕实在难以安心,不若拜老大人为师,那么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因为林雍骕乃状元出身,身为天子门生,自然不能再拜做他人门生。可若是与宋寿老大人有师生之名,也是可以的。而且他在翰林院任职多年,一直多蒙老大人照拂指教,也一向是敬老大人为师长。而老大人也是极为欣赏他的,二人神交已久,只是碍于一些原因,大家都未曾捅破这层。 现在霍氏提及此事,林雍骕考虑再三,着人到老大人府上递了拜帖试探。很快就接到了回复,他这才心下大定。 若是不同意,老大人也不会回复他这么快,想必也是这般想法吧! 嗐,早知道老大人心思,他又何苦耽误这几日工夫?陌语moyu的恶后重生:美人毒心倾天下